「2025臺灣仲裁週」今(27)日在台北市隆重揭幕,司法院謝銘洋代理院長、法務部黃謀信次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陳為祥副主委及臺北市政府林奕華副市長均蒞臨致詞,近200名仲裁人、執業律師及產官學研代表熱烈參與,場面盛大。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理事長吳永乾開幕致詞指出,該協會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綜合性仲裁機構,是臺灣仲裁機制建置與法制興革的推手。七十年來,協會秉持熱情、專業與公正原則,除為上萬個人及公私企業提供經濟、高效、有公信力的非訟爭議解決服務,並積極參與立法規範、推動制度改革、優化案管作業以及促進國際與兩岸交流,有效提升臺灣仲裁的公信力與全球能見度。該協會更投入大量資源於替代性爭議解決制度(ADR)的宣導、推廣及人才培訓,將仲裁與調解理念推廣至產業、工商界與大學校園,期望讓更多民眾了解仲裁不僅是解決爭議的有效途徑,更是點亮公平正義、社會和諧的火炬。

全站首選:鄭麗文反國防預算背離民意!游盈隆:若贏兩大選、教科書得改寫 

吳永乾表示,臺灣仲裁週自2020年開辦以來,已經成為國内外法律菁英與產業領袖交流的重要平台;透過國際研討會、法理與實務論壇、校園宣講等活動,協會讓仲裁制度不再只是專業圈内的話題,而是真正走入產業、貼近社會,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他進一步指出,今年的「臺北國際仲裁暨調解研討會」,將有來自歐美及亞太地區11個國家的25位專家學者參與,充分展現仲裁跨越國界的特性,也讓世界看見臺灣在投資、貿易與商務爭端解決領域的實力與活力。

「70年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里程碑,更是嶄新的出發點」,展望未來,吳永乾堅定承諾協會將在既有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推動非訟爭議解決機制(ADR)在更多元領域的應用。

全國律師聯合會理事長李玲玲代表共同主辦單位致詞指出,律師在仲裁制度中扮演關鍵角色,全律會多年來透過ADR委員會推動仲裁與調解制度,並積極培育專業人才。她接著表示,全律會與仲裁協會攜手舉辦仲裁週,正是希望讓仲裁走出專業圈,成為全民理解與信賴的紛爭解決制度。

當前熱搜:承認捅了馬蜂窩! 罵賴總統「魯莽」後 美智庫「另類」再發聲 : 若開戰 美不會馳援

司法院代理院長謝銘洋致詞表示,他曾經以仲裁人身分參與中華民國仲裁協會受理的個案仲裁,認為仲裁制度作為重要的訴訟外爭端解決機制,為當事人提供更多元的紛爭解決選擇。臺灣法院每年新收案件已逾四百萬件,法官工作負荷沈重,仲裁制度的推展顯得格外重要;近年來仲裁案件金額曾高達兩百億元,顯示紓解訟源功能日益彰顯。他強調,司法院將持續支持訴訟外爭端解決機制的發展,與各界攜手共創和諧社會。

法務部黃謀信次長、公共工程會陳為祥副主委及臺北市政府林奕華副市長同聲肯定中華民國仲裁協會70年來對我國仲裁制度發展的重大貢獻,並讚許今年臺灣仲裁週活動內容多元、形式創新,充分展現我國仲裁事業的蓬勃發展。他們一致認為,仲裁不僅有助於減輕司法負擔,更能強化法治建設與促進產業發展;期勉協會持續推動更具公信力與國際競爭力的非訟爭議解決機制,以利產業與政府建立良性互動,順利完成各項重大建設。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前理事長兼現任仲裁院院長李復甸教授,以「中華民國仲裁協會的過往與未來」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李復甸回顧協會自創會以來,在推動仲裁法制、提升專業服務及深化社會信任方面的努力與成就,並提示協會未來應持續拓展國際合作、精進案件管理與加強人才培訓,讓臺灣仲裁能在全球舞台上發揮更大影響力。

本屆仲裁週自10月下旬起,至11月中旬為止,陸續舉辦逾20場的國際或國內研討會、座談會和校園演講,主題聚焦在國際仲裁趨勢、UNCITRA仲裁模範法、虛擬資產交易、跨境商務糾紛、離岸風電建置合約、工程與都更爭議等領域,並涵蓋與中華民國仲裁協會70年實踐經驗有關的產學對話,歡迎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2025臺灣仲裁週」27日在台北市隆重揭幕,產官學研熱參與。左起:林奕華副市長、黄謀信次長、李玲玲理事長、吳永乾理事長、謝銘洋代理院長、陳為祥副主委。   圖:中華民國仲裁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