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國防部向立法院提交報告,兵士招募目標1萬4563人,截至9月底實際1萬3030人,獲得率109.1%;軍校正期班計畫1476人,實際1687人,獲得率114.3%;留營率86.7%,「不適服」減約1000人。這組數據展現募兵制數量亮眼。然而,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質詢揭露:美軍編現比臨界點是85%,國軍降至80%,但仍有多支部隊過低,沱江級艦不到50%,防空飛彈指揮部僅41%、砲兵68%、機步72%,多數單位50-70%。這招募超標凸顯雙面性:表面風光,實掩結構危機。本文從招募隱憂、薪資吸引力、基層頑疾三方面剖析。
招募數據背後的隱憂:數量勝過質量的空洞勝利

超標主要集中後勤行政,戰鬥部隊編現比低迷。王定宇指出沱江級艦不到50%、防空飛彈指揮部41%。國防安全研究院2025年評析:2022年起志願役人數下降,2024年6月底15萬2885人,編現比80%,較2021年88%下滑。2025年獲得率109.1%,多因放寬甄選,如降低身高體格標準,稀釋素質。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陸軍外島步兵、機步、砲兵等7類戰鬥部隊編現比低於80%,資源傾斜低風險單位,高風險崗位吸引力弱。
現正最夯:瞎扯特約獸醫到非洲豬瘟豬場診療!台中市政府被打臉改口感到抱歉
少子化與價值觀轉變加劇危機,役齡人口減,招募多經濟壓力青年,素質參差。監察院曾指無結構改革,軍力不足與預算排擠將現。超標忽略流動率,留營率86.7%靠行政獎勵拉抬,志願役留營成長鈍化。國防部統計:113年1-11月提前退伍主因薪資低47.9%、適應不良18.2%。相較美軍85%臨界,國軍低編現比影響作戰效能,暴露防衛脆弱。招募超標是數量虛胖,質量隱憂若不從戰鬥部隊提升入手,「強心針」恐成毒藥。
薪資誘因的真實吸引力:高標榜下的空洞承諾

薪資是核心誘因,國防部加碼:2025年6月《軍人待遇條例》修正,志願役加給升3萬元,二等兵起薪5.6萬元,戰鬥部隊最高6.8萬元,少尉7.35萬元,高於多數大學畢業生。文宣主打「從軍財富自由」,高中畢業從軍資產多勞工1800萬元。軍校獲得率114.3%似佐證,但吸引力被稀釋。首先,這誘因的吸引力存疑:比較114年(2025年)8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總薪資平均61646元,國軍基層起薪雖達5.6萬元,表面相近,卻忽略工時長短的巨大落差。根據主計總處薪情平臺數據,工業及服務業平均工時約每月160小時,而國軍基層常需24小時輪班或高強度操演,實際工時遠超200小時,甚至無明確「下班」概念。2025年勞動部調查顯示,服務業員工離職主因為「工作生活平衡」,國軍高壓環境正中此弊端。因此,薪資加給雖助超標招募,卻難掩與民間的結構落差:高工時、低彈性,誘因僅止於「勉強及格」,無法真正留才。
加薪伴爭議,2025年7月賴清德預告敬軍優惠,卻引來「政府請客、民間買單」批評。調整待遇修正案,卻因增歲出未指明預算來源,違《預算法》,行政院聲請釋憲並暫停施行,執行存變數。退撫制度爭議更重:滿20年領一次退伍金或月退俸,2024年底擬降最低保障俸至3.8萬元、延至60歲請領,基金2032年恐破產。內部調查:六成官兵視退撫穩定為留營首考量。2025年1-9月提前退伍,「對退撫失望」占比12.7%,升第三大原因。立委王定宇質詢時更直言:「年輕人從軍看的是未來30年,不是眼前3萬元加給。若退撫縮水,等於把生涯規劃最後一塊拼圖抽走,誰還願意簽長約?」退撫縮水撕毀承諾,抵銷薪資誘因。真實吸引力在長期保障,非短期紅利,否則難逃人才外流。
當前熱搜:承認捅了馬蜂窩! 罵賴總統「魯莽」後 美智庫再發聲 : 若開戰 美不會馳援
基層問題的頑疾:文化與結構的雙重枷鎖

基層頑疾難根治,成超標最大雙面性。首先「士代官」:人力不足,士官代理排長等職。2025年內部統計:陸軍戰鬥旅27%排長由士官代,部分單位35%。士官領士官薪(4.8-5.5萬)承軍官責,無晉升考評,產生怨懟。國防安全研究院:2024年士官提前退伍率升18%。其次升遷困境:2023年陸軍上尉晉少校比率38.7%,2024年估40%。部隊整併,營級職缺減15%,超半數上尉延待2-4年或轉非指揮職。2025年1-9月上尉提前退伍增22%,主因即是「升遷無望」。
三是加給扭曲:戰鬥部隊上尉連長月薪8.5萬,超營級少校參謀(7.8-8.2萬),本為風險補償,卻引不公抱怨,惡化升遷瓶頸;更有因這種「薪資倒掛」現象,在特定單位成為互相對立的藉口。2025年7月,國防部內部士氣調查報告(2025年上半年基層軍官滿意度調查)數據顯示,41.2%的受訪軍官將「加給分配不公」(如戰鬥部隊加給與後勤崗位倒掛)視為首要士氣低落因素,其次為勤務強度(32.4%)與家庭因素(19.1%),其他如升遷瓶頸(7.3%)。頑疾交織:人力不足→士代官→軍官流失→升遷難→加給爭議→士氣崩解。網友另揭體罰、過勞、權力濫用等問題。頑疾侵蝕戰力,國軍若陷泥沼,超標成無源之水。
從表面風光走向真實改革

綜觀2025年國軍募兵與招生「超標」,這是對少子化與地緣威脅的應急勝利,薪資加給與標準放寬確有助數字亮眼。但編現比低迷、薪資工時落差、基層士代官與升遷困境,揭示結構性問題猶存。國防部須超越數字遊戲,深化職業發展、平衡福利與改革內部治理,方能化表面風光為真實進步。國防改革從結構入手,實現「役期長、意願強、經驗熟」的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