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保署)今(26)日指出,經過連日的努力,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已降挖超過兩公尺,順利開挖深槽線進行湖水引流,目前水位已開始慢慢下降,魯丹橋橋面溢流水痕也逐漸退縮。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近期引發各界關注,經過連日搶險團隊的努力,林保署說明,堰塞湖壩體已成功降挖逾 2公尺,並順利開闢深槽線引導湖水流出,水位正逐步下降,甚至魯丹橋橋面上的溢流水痕也已退縮,展現初步的減災成效。儘管壩體結構穩定,目前引流水量尚未顯著削弱壩體,水位也尚未降至路面以下,林保署表示,明日將持續進行降壩作業,以期更有效降低湖水蓄量。

當前熱搜:梧棲養豬戶承認拒檢測 衝擊產業鏈內心不安

林保署指出,此次工程的成功推進,特別要歸功於承包廠商晶富營造公司。該公司以 4,379萬元於10月22日得標此項工程,其現場指揮施工的黃姓負責人擁有豐富的堰塞湖處理經驗,曾參與「921草嶺潭」堰塞湖的減災工程,是國內少數具備此專業的工程人員。林業署表示,正是憑藉其深厚經驗,燕子口堰塞湖的降挖引流工作才能在短短三天內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林保署進一步說明,儘管目前引流作業已見成效,且「壩體堅硬、結構穩定,目前無潰決的跡象」,但由於壩體本身的堅固特性,加上水位尚未完全降至路面高程以下,故持續進行降壩作業有其必要性。林業署強調,這是為了能更有效地降低堰塞湖水位及蓄水量,以確保周邊區域的安全。

林保署再次提醒民眾,為確保安全,工程進行期間,請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活動;同時,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至魯丹橋路段,仍將維持人車進入管制,呼籲用路人及遊客務必配合現場指揮,注意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