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20屆四中全會目前正在北京召開。《紐約時報》今(21)日報導指出,四中全會除了在討論一項完整國家發展計畫,以讓中國在動盪的世界中鞏固國家實力外,還有一個更禁忌的話題:「誰是習近平接班人?」報導指出,如果習決定讓更年輕官員擔任重要職位,本週會議是觀察下一代領導人的窗口。

《紐約時報》21日以「縈繞四中全會的禁忌問題:誰將接班習近平」為題,撰文分析習近平長期執政的困境、習屬意的接班人選特質,以及可能接班人是誰。

現正最夯:藝人閃兵案延燒!「這幾人」超過36歲免補服役

報導指出,習近平正面臨2個長期執政的專制統治者所面臨的困境。第一是習近平若指定接班人,那可能會形成與他的權力中心,進而削弱他的控制力。第二是如果習近平不選定接班人,那麼恐將危及他的政治遺產,並在中共高層內部埋下分裂的隱患。

報導認為,如果習近平最終選定接班人,那麼對於習近平的「忠誠」絕對會是首要標準。在上週五,中國人民解放軍開除9名高級軍官,原因是他們因腐敗和濫用職權而面臨起訴,這也是習近平用行動表明了他對「不忠」絕不容忍的態度。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中國分析中心研究員牛犇(Neil Thomas)認為,習近平肯定明白接班安排的重要性,但他同樣清楚,在不削弱自身權力的情況下指明繼任者是極其困難的,尤其他當前面臨的各種政治與經濟危機,可能不會把安排接班當成優先項目。

當前熱搜:「中華民國vs.台灣」民調:韓國瑜主張贏過賴清德

儘管四中全會仍聚焦在經濟發展上,但是紐時認為,如果習近平決定讓更年輕的官員擔任更重要職務,那麼本週的會議可能會成為外界觀察中國下一代領導層的一個窗口。然而,不少分析人士推估,習近平可能會推遲重大的接班人安排,至少會等到2027年他很可能將會開啟的第四個五年任期之後,甚至可能更久。

雖然曾任諮詢公司中國策略集團的總裁、曾任美國情報官員並專注中國事務的強生認為,習近平長期研究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教訓以及蘇聯共產黨的歷史,深知「接班問題」是必須謹慎面對的重大課題。儘管如此,習近平仍堅信中國的崛起必須由自己主導,因此近年來接連打破前任胡錦濤所建立的有序退休慣例。

然而,隨著他每多延續一年執政,要找到一位既年輕、能執政數十年,又同時具備足夠資歷、能在其強大陰影下建立權威的接班人,難度也日益升高。

根據中共體制設計,政治局常委會是中共黨內最高權力機構,不過自十九大以來,習近平就頻將自己長期盟友,安插至政治局擔任常委,這些人大多年齡在60歲及以上,幾年後很可能已經太老,難以成為合理的接班人。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研究中國精英政治的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即便是在2027年中共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有望晉陞中央領導層的官員,年齡也可能過於偏大,不適合接替習近平。

報導分析,有鑒於習近平很有可能繼續長期執政,他的接班人可能出生於1970年代的官員,這一世代官員目前多半在省級政府或中央機關工作。政大東亞所教授教授王信賢表示,中共近年來一直在提拔符合這一特徵的年輕官員。

儘管正在選拔相似特徵官員上位,不過習近平似乎也對那些未經過艱難考驗或未承擔過重要責任的官員感到擔憂。他曾警告說,官員身上看似微不足道的缺點,在危機時刻可能演變成嚴重威脅——正如他所說,會導致「小管涌淪為大塌方」。

王信賢表示,習近平對他人,尤其是那些與他沒有直接接觸過的官員,抱有極大的不信任,隨著他衰老,與可能接班人的那一代人聯繫減少,這一因素將變得更加重要。

專家指出,未來幾年,隨著習近平對潛在領導人選的考察與淘汰,黨內高層的流動性可能會增強。幕後,習近平親信圈內的官員可能為爭奪影響力與政治生存空間展開更激烈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