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5 日,加勒比海上空發生一起引人關注的空中對峙事件。3 架美國 B- 52 戰略轟炸機從美國本土起飛,靠近委內瑞拉北部海域,引發委內瑞拉空軍升空攔截。根據《騰訊新聞網》「貓哥工作室」透露,2 架 F- 16 委國戰鬥機出動後,成功迫使 B- 52 離開該區空域。這起事件對國際社會而言,是一次涉及主權與空域安全的示範。
B- 52 轟炸機具備遠程打擊能力,能攜帶核武器或巡航導彈。此次行動經過委內瑞拉領空附近,對民航航線造成一定影響,當天就有一架民航客機被迫返航。而為防範潛在風險,委內瑞拉當局短暫實施空域管制,限制部分航班起降。
這一對峙反映了美委之間長期的政治與軍事緊張關係。自 1999 年以來,委內瑞拉政府持續推行反美政策,並受到美國的經濟制裁及政治壓力。此次美軍 B- 52 行動,被外界視為美方在拉美地區施加影響力的一部分。

委內瑞拉空軍的應對以精準和迅速著稱。雖然 F- 16 為較早期機型,但經過維護與升級後仍具作戰能力。除了戰鬥機攔截,地空導彈部隊及沿海海軍陸戰隊亦進入戰備狀態,展現多層防禦部署。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同時具有維護國家主權和向外界傳遞信號的雙重目的。
國際間對此事件反應不一,中國、俄羅斯對委內瑞拉表示關注與支持,呼籲尊重國家主權。專家指出,事件凸顯小國在強權挑釁下的應對能力,但內部經濟與政治挑戰仍存在。未來,美委互動及拉美地區安全局勢仍具不確定性。

美製F-16戰機。(示意圖) 圖:翻攝自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