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釀災,讓全台「鏟子超人」志工自發湧入協助清淤與重建。對此,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玉皙表示,「自發的民力,是社會韌性的一部分,這不是政府失能的象徵,而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韌性施政目標」。她也進一步指出,這種力量也正是共產黨最怕的。

劉玉皙提到,日前一位使用簡體字的中國網友留言表示驚訝,認為「台灣人真的很盲從,你看那麼多鏟子超人」。她指出,這句話雖出於真心憂慮,卻也顯示出共產黨長年塑造的思維模式,讓人習慣以威權眼光看待自發行動。

現正最夯:高市早苗的考驗: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威脅退出、黨內石破派可能造反

她進一步說明,許多反共的中國朋友曾透露,中共有一條絕對的紅線——在網路上批評政府頂多是被刪文或「請去喝茶」,但只要出現「動員」或「組織」的行為,就會被視為威脅並遭拘捕。劉玉皙解釋,所謂「動員」並非僅指上街抗議,連舉辦讀書會、成立工會,或像「開封夜騎」這樣的民間聚會,都可能被視為觸法。她指出,「只要真人為了特定目標聚在一起,對於專制政權來說,都是威脅。他們希望你對社會越冷漠越好。」

劉玉皙指出,正因如此,共產黨最害怕的不是災難,而是「花蓮的鏟子超人」這樣的現象。她舉例說,「鏟子超人」們不僅能自發行動,還會配合政府、軍方或慈濟、壯闊台灣等民間組織的指揮,「季將軍(中央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在記者會說要清水溝,隔天所有志工就自動到現場」。她強調,這種既自發又信任體制與同伴的社會氛圍,才是真正的民主力量。

她最後強調,「不要被某些人或媒體誤導,自發的民力,是社會韌性的一部分,這不是政府失能的象徵,而是目前世界各國的韌性施政目標」。劉玉皙主張,即便現場組織尚可更完善,但這份熱情與信任,但這種熱情且互相信賴的氣氛,正是共產黨所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