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想像過,退休後要環遊世界、完成許多夢想,但當靜下來想到現實,總會浮現一個現實:「錢真的夠嗎?」對於未來的財務焦慮,幾乎是每個上班族心中的共同課題,「退休金缺口」聽起來很嚇人,但它並非無法解決的難題,問題在於,多數人因為不了解、不知道從何算起,而選擇了逃避,本文將打破焦慮,提供一套清晰的解決流程:「先計算、後規劃」,讓自己的退休準備不再迷惘,更重要的是,如何聰明地為自己打造源源不絕的退休現金流。
為什麼會有退休金缺口
現正最夯:高市早苗的考驗: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威脅退出、黨內石破派可能造反
在動手計算缺口之前,必須先了解未來退休金的主要來源,退休生活品質將由這三層支柱共同決定。
這是政府提供的最基礎保障,屬於社會保險的一環。只要按時繳納保費,退休後就能按月領取一筆老年給付。然而,這筆錢的主要功能是確保退休後能擁有「最基本」的生活,若想維持退休前的生活品質,光靠第一層是遠遠不夠的。
當前熱搜:嗆「把賴清德X頭斬下來」涉犯2罪被辦! 館長再甩鍋:都是網軍的圈套
退休三支柱第二層:公司給的退休金 (勞退)
根據勞基法,雇主必須為員工提撥薪資的6%到個人退休金專戶,這筆錢的所有權屬於自己,可以累積帶著走。也可以選擇自行增加提撥比例。但現實是,多數人單靠這筆錢,依然不足以支應長達二、三十年的退休生活開銷。
退休三支柱第三層:自己投資理財 (補足缺口的關鍵)
前兩層支柱是「生存」的基礎,而這第三層,才是決定退休生活是「平淡度日」還是「精彩豐富」的關鍵核心。透過有效率的個人投資理財,主動為自己累積資產,才能真正補足缺口,實現理想中的退休藍圖。
3 步驟算出退休金缺口有多大
退休金缺口步驟一:預估未來每月花費
首先,要估算退休後一個月需要多少錢。
簡易估算法:用「所得替代率」七成估算
最簡單的方式,是用退休前月薪的 70% 來估算。例如,退休前的月薪是 6 萬元,那麼退休後可能需要:
60,000 元 x 70% = 42,000 元/月 來維持相近的生活品質。
精準估算法:參考主計處數據或條列個人開銷
想更精準,可以參考政府主計處公布的「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了解所在地區的平均每人消費支出。或者,更個人化的方式是,條列出自己食、衣、住、行、育、樂、醫療等每月開銷,描繪出理想生活的具體花費。
退休金缺口步驟二:套用4%法則,算出退休金總目標
算出每月花費後,可以用全球知名的「4%法則」來推算需要的退休金總額。
什麼是4%法則?
這個法則指出,只要規劃的投資組合每年能產生4%或以上的回報率,就可以每年從中提取4%作為生活費,且本金不會減少。
計算公式:
退休後年花費 (月花費 x 12) ÷ 4% = 退休金總目標延續上例,月花費4.2萬,年花費就是50.4萬。那麼退休金總目標就是504,000 ÷ 4% = 1,260 萬元。
退休金缺口步驟三:減去已有準備,得出最終缺口數字
最後一步,就是將總目標,減去已經有的和未來預計會有的退休金。
退休金總目標 - (勞保 勞退預估總額) - 目前個人投資儲蓄 = 最終退休金缺口。

用ETF聰明打造現金流,補足退休缺口
算出760萬的缺口後,千萬別被數字嚇到。只要用對工具,並搭配紀律性的長期投資,這個目標並非遙不可及。而在眾多理財工具中,指數股票型基金 (ETF)無疑是進行退休規劃的絕佳選擇。
為什麼ETF是退休規劃的好選擇?
ETF 優點一:低成本
相較於傳統共同基金動輒 1.5% – 2% 的管理費,高品質的全球ETF(如Vanguard發行的產品)內扣費用極低,大多在 0.03% – 0.1% 之間。省下來的費用,都能讓複利雪球滾得更快。
ETF 優點二:分散風險
不需要成為選股專家。買進一檔追蹤美國市場的ETF (如VTI),就等於一次持有了美國數千家公司的股份,能有效分散單一公司倒閉或產業蕭條帶來的非系統性風險。
ETF 優點三:簡單透明
ETF 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價格與成分股都完全透明,方便隨時掌握資產狀況
如何開始用ETF規劃退休?
規劃退休是一場數十年的馬拉松,而非百米短跑。因此,建立正確的心態至關重要。必須相信「長期持有」與「紀律投入」的力量,這也是被動投資的核心精神,避免因為市場一時的漲跌而做出錯誤決策。
退休金規劃常見問題
Q1:已經40/50歲了,現在才開始準備來得及嗎?
絕對來得及!起步時間雖然重要,但更關鍵的是「馬上開始」並「持續投入」。年齡較長者,或許需要透過提高儲蓄率或稍微延後退休年齡來加速累積,但只要有紀律地執行,每一分投入都能離目標更近。
Q2:自己買0050或高股息 ETF,跟使用阿爾發機器人理財有什麼不同?
自己買ETF雖然成本最低,但必須自己處理資產配置、標的選擇、以及最重要的「定期再平衡」。多數人常因為工作忙碌、市場恐懼或缺乏紀律而中斷計畫,阿爾發提供的核心價值是「紀律即服務」(Discipline-as-a-Service)。支付的平台顧問費,是為了購買一套能克服人性弱點、確保投資計畫被嚴格執行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Q3:退休後,這筆錢該如何管理,才能穩定提領,打造現金流?
這正是「4%法則」的應用場景。退休後,可以將累積的資產轉換為較保守的配置,並設定每年或每月從投資組合中提領固定比例(如3-4%)作為生活費。
看完了這篇文章,相信對「退休金缺口」已經從焦慮轉為坦然。它不是一個無法擊敗的怪獸,而是一個可以被衡量、被規劃、被解決的財務目標。
請記住這趟旅程的關鍵心法:正視缺口、動手計算、善用ETF,並讓專業的自動化工具幫助堅持下去。這完全呼應了阿爾發「被動投資,主動人生」的核心理念。進行紀律投資,正是為了在未來能拿回人生的主導權,過上真正想過的生活,解決退休金缺口問題,就從今天、現在、這一刻開始。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