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黃靖騰,是彰化陽明國中二年級學生。中秋連假前夕,他沒有回家,而是獨自從彰化出發,跨越400公里抵達花蓮。烈日與泥水間,他全神貫注地鏟著災後泥沙,他身高幾乎與鏟子同高,讓他成為災區的象徵。這位少年用行動告訴大家,幫助別人不分年齡。
某天放學那天,黃靖騰向父親表明要去花蓮當鏟子超人的決心。父親黃怡傑身為保四總隊學生大隊副大隊長,擔心安全而反對,但終究被兒子的眼神與堅持打動。10月3日傍晚,他背上行囊,先搭高鐵再轉台鐵,獨自橫跨半個台灣,深夜才抵達花蓮。隔天清晨,他便出現在泥濘災區,與一群大人一同鏟泥、搬運、整理,毫不畏懼。
全站首選:快訊》07:52花蓮縣吉安鄉發生規模5.0有感地震 最大震度花蓮縣花蓮市4級
談起當時情景,黃靖騰表示,現場的畫面,比新聞畫面震撼一百倍。整片光復仍被厚厚泥沙覆蓋,鏟子一下就陷進泥裡,動彈不得。他在高溫與揚塵下,慢慢挖出被掩埋的家具、馬桶、腳踏車。他表示,他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有人騎機車接送他往返災區;也有失去家園的長輩,仍以笑容和茶水款待志工。
遠在彰化的父親,透過手機照片看見滿身泥漿的兒子,眼眶瞬間發熱。黃怡傑說,起初的不安與擔心,早已被感動取代。「但看到他這麼堅持,我們選擇相信他。」他坦言,那一刻,他深刻感受到兒子已不再只是學生,而是真正懂得付出的人。
黃靖騰說,這趟旅程讓他記住一句來自災民的話:「事情來了就是面對。」他感謝能在災後親手幫上忙,當別人中秋夜烤肉賞月時,他選擇去當鏟子小超人。雖然累,但他表示,「能幫到別人就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