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選戰起家的民進黨,在歷經兩次大罷免的慘敗教訓之後,雖試圖「安內攘外」以為振作,但外界普遍認為這股政治低迷的氛圍將真接衝擊明年底的地方大選選情,不僅長期執政的高雄市與台南市都可能因為初選恩怨波及而陷入苦戰,就連最重要的台北市、新北市與桃園市長選情也幾乎沒有任何翻盤的政治機會,影響所及,在民進黨能否繼續保有二都三縣的地方選舉結果,縱使有機會拿下宣蘭縣長機會情況下,整體選情還是對民進黨相當不利,更何況2028的總統與立委大選可能結果呢?
正因為如此,民進黨的台北市長可能提名人選,就會是重中之重的政治關鍵所在,若勉強推出目前有意參選角逐的「二軍」人選,包括吳怡農、苗博雅等人,或者是吳思瑤、王世堅立委層級的政治戰將,恐怕也是既無法有效牽制,也難以發揮母雞帶小雞政治效應的「未戰先敗」政治布局,充其量也就是「廖化當先鋒」的最差勁政治操作而已!
難道這就是民進黨中央執政近十年來的政治包袱與困局嗎?連個像樣的首都市長人選都培養不出來嗎?這樣的執政政黨,其實就是等同於向外界曝露出無能傳承、後繼無人的政治訊息,正逐漸走入「末日現象」的準備被政黨輪替的政治宿命,而這樣的政治發展趨勢卻是兩位先後任總統兼黨主席的蔡英文與賴清德共同製造出來的結果!尤其是前兩次地方選舉,由於蔡英文執政爭議與提名策略、選戰操作的失當,讓民進黨全面潰敗,只剩下最差的6及5席縣市長席次,全國總得票率都遠低於國民黨有8%到10%的差距。
如今,賴清德執政1年多以來,在野黨的毀憲亂政,加上執政者背後策動兩次大罷免來加以反制報復,最後搞得社會撕裂與仇恨對抗,極端化的民粹圖騰對立把朝野惡鬥升級到生死相搏境地,終於引發民意的大反撲,形成今天賴清德與民進黨的瀕臨民意支持崩塌的政治窘境,在政治大環境相當不利的情況下,造成目前的狀況低迷而影響到民進黨地方選舉的整體政治聲勢再度跌入谷底深淵,縱使中央還繼續執政。
因此,就有人刻意拋出由原本有意參選新北市長的前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來扛起大旗,出戰台北市長,或者由口若懸河、辯才無礙的現任秘書長徐國勇出馬,力戰蔣萬安的台北市長連任,如此天馬行空的政治想像或操作,真的就是「一軍上場」的絕妙好牌嗎?試想,如果兩任基隆市長的林右昌可以與蔣萬安「搏一搏」,那麼由他操盤台北市就有5位藍營立委被罷免的第一次大罷免行動會如此的慘敗嗎?他既然已為大罷免擔責當「替罪羊」下台,又如何能在最讓中間選民反感大罷免的台北市戰局當中力戰蔣萬安呢?這豈不是要讓他以「最佳戰犯」的身分成為體無完膚的政治祭品,永難翻身嗎?
再來,徐國勇秘書長身兼黨的選對會召集人身份,是民進黨的選戰與提名操盤手,適合來代表民進黨參選台北市長嗎?或許他個人躍躍欲試,想累積政治資本為下下任台北市長參選預作布局,這也無可厚非!但如果事實果真如此,其實就是「騎驢找馬」的政治功利者,當初他就不該接任民進黨的秘書長,更不能再接任黨的選對會召集人職務,否則豈不讓人「看破手腳」嗎?
現正最夯:高市早苗的考驗: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威脅退出、黨內石破派可能造反
民進黨的台北市長提名人選,政治價值與功能就是全國各縣市選區的「領頭羊」政治角色,豈能由完全沒有勝算機會的二軍人選來擔綱呢?他們在台北市可能連立委都選不上,選市長不僅就是陪榜角色,還更加進一步拖累了其他縣市長與台北市議員的選情,而吳思瑤或王世堅立委雖可勉強一搏,但無全國性的政治魅力與號召力,對民進黨的其他縣市選情並沒有領頭羊的帶動能力,或許就只能積累下下次參選台北市長的個人政治資本而已,對民進黨的整體選情可以說毫無幫助,換句話說,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下策政治操作罷了!
總之,面對如此窘迫嚴峻的地方選舉,民進黨如何絕地大反攻?如何推出夠格且像樣的政治領頭羊角色來與未來可能登大位的蔣萬安「匹敵」呢?換個角度思考,其實就是拿出未來可以選總統層級的政治領袖或戰將人選才行,而環顧目前民進黨內可能的接班人選,大概就是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副院長鄭麗君、外交部長林佳龍與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少數人,不妨就借鏡當年的蘇貞昌選台北市、蔡英文選新北市的政治先例,找出最適合且願意拚搏一戰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吧!
作者:陳淞山(前陳水扁總統辦公室主任)
現正最夯:嗆「把賴清德X頭斬下來」涉犯2罪被辦! 館長再甩鍋:都是網軍的圈套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 圖:張良一/攝

高雄市長陳其邁。 圖:高雄市教育局/提供(資料照)

外交部長林佳龍。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