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自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台後,遲遲無法展開對話,海基海協功能銳減,如今,2027年又成為台海關鍵年代名詞,戰爭風險籠罩台海。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接受《Newtalk新頭殼》專訪,對兩岸定位、2027台海危機以及習近平政權的穩固性與健康狀態逐一回應。

他明確指出,台灣對兩岸事務的處理一貫依循《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關係條例》及相關法律,這是台灣對外的法理基礎與政治現實。他強調,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台灣從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更無權代表台灣,「互不隸屬」與憲法並無任何矛盾。邱直言:「主權國家怎麼可能去隸屬於其他國家?這是最基本的國際常識。」

當前熱搜:捲入黃國昌狗仔偷拍集團風波!菱傳媒新股東宣布停止發稿結束經營

針對外界關注的2027「關鍵年份」是否會引爆台海戰爭,邱垂正指出,政府從不否認風險存在,但也不會陷入「宿命論」。他說,和平是台灣追求的理想,但不是幻想,真正能換來和平的基礎是實力與準備,「我們最怕的,就是把台灣前途放在中共領導人的善意上,這才是最大的風險。」

邱垂正強調,賴清德總統提出的「和平四大自助行動方案」,正是要強化自我防衛的力量與決心,從軍備提升、戰略韌性、國際合作到全民防衛,全面展現台灣「以實力換和平」的戰略思維。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接受《Newtalk新頭殼》專訪。 圖:金大鈞/攝

邱也分析,2027年是解放軍建軍百年,中國內部確實有相對明確的「整軍備戰」時間表;但習近平的「里程碑政治」不只一個年份,而是長期規劃。從2027建軍百年,到2029年完成中共「十五五」規劃三百多項重點任務,再到2035年要達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乃至2049年建成「社會主義強國」,每個節點都可能帶來戰略壓力。邱說:「與其單押2027,不如認知從現在到2030年都是習近平鞏固權力與推動軍事冒險的高風險時期。」

全站首選:狗仔記者謝幸恩遭起底 用丈夫人頭收稿費 傳訊給這「綠委」讓身分曝光

至於習近平政權的穩固與健康狀態,邱坦言:「習的健康大致無虞。」但他提醒,習近平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意味著其政權長期延續,極限施壓、滲透統戰將成為常態。台灣必須全力落實17項因應策略,從阻絕統戰滲透、強化認知戰防禦,到提升社會防衛韌性,全面建立民主防衛機制。他強調,這些措施不是挑釁,而是維護台海現狀與民主制度的必要之舉。

邱垂正也點出,台灣在國際上具備三項無可取代的戰略價值,包括半導體供應鏈核心地位、第一島鏈的地緣戰略位置,以及民主價值的前線角色,這與美國及其他民主國家利益緊密相連。他呼籲社會「不要妄自菲薄,對政府更要有信心。」他並提醒,隨著美國總統大選、國際政治變化,未來將出現更多「疑美論」與挑撥離間言論,這正是中國認知作戰的一環,台灣社會要保持警覺。

專訪最後,邱垂正語氣堅定地說:「我們每天都要讓習近平覺得,今天不是犯台的好日子。」這句話點明了台灣的戰略核心:以實力守護和平,讓戰爭永遠不具備爆發條件。

陸委會主委邱垂正接受《Newtalk新頭殼》專訪。   圖:金大鈞/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