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 24 日推出全球首位 AI 虛擬化身部長「魏瑪塔」(Weimatar),其外型與聲音均模擬現任文化與媒體部長魏默(Wolfram Weimer)。在首支公開影片中,魏瑪塔先自我介紹,強調自己不是「深偽產物」,而是一種能以百餘種語言進行政策溝通的工具,隨後更以中文批評 TikTok 演算法對青少年造成沉迷,傳播危險潮流與扭曲審美。
影片中,魏瑪塔指出,TikTok 若要繼續在歐洲營運,必須遵守透明、問責與保護青少年的規範,並應對言論自由與文化多元作出貢獻。他接著切換成荷蘭語,批評比利時音樂節取消以色列藝術家演出的決定,直言「反猶主義不應出現在歐洲舞台」;隨後又以波蘭語談及德波友誼與文化交流,最後以法語呼籲支持歐洲公共媒體,以對抗假訊息、守護文化自主。
當前熱搜:中國廠遭爆過度加班趕工iPhone還欠薪! 鴻海:員工健康安全放首位
魏瑪塔由英國 AI 公司 Synthesia 製作,幾可亂真。魏默透過新聞稿表示,人工智慧為文化、創意與公共溝通帶來巨大契機,但同時也伴隨深偽技術、不透明與假訊息等風險。他強調,魏瑪塔象徵一種「公平的AI」,不僅保護創意,也能促進民主社會的討論。
根據德國媒體報導,魏瑪塔未來將有雙重用途:對外能以多語言快速回應國際議題,提升政策溝通效率;對內則可應用於文化與媒體部的培訓影片製作,隨時更新內容並減輕行政負擔。
而德國此舉也並非首例,烏克蘭外交部先前推出過虛擬發言人 Viktoria Shi,以AI形象傳遞官方立場;阿爾巴尼亞總理則任命聊天機器人 Diella 為「公共採購部長」,負責處理國家標案,藉此降低貪腐風險。
現正最夯:我對南非晶片管制喊卡!矢板明夫:雖然有效但難免引起全世界猜忌
不過隨著政府採用虛擬分身,現實與數位空間的界線將愈加模糊。若民主決策逐漸交由演算法與自動化機制取代,恐會削弱議會辯論與公共討論的核心功能。魏瑪塔影片最後甚至自嘲:「若你還在問真正的部長在哪裡?他正在思考如何繼續前進,他比我更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