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健康署於114學年度啟動「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畫,由專業眼科醫師進入參與試辦縣市的幼兒園,為大班兒童進行散瞳屈光度數檢查。期望透過早期篩檢,在黃金關鍵期進行介入,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降低未來高度近視及相關眼疾的風險。

國際近視研究學會指出,全球近視人口約占30%,而台灣18歲以下青少年近視盛行率高達約87.2%。其中,幼兒園大班近視盛行率為9%,國小ㄧ年級增加至19.8%,至國小六年級已上升至70.6%。因此,國民健康署於114學年度啟動「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畫,期望透過早期篩檢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目前共有12個縣市表達參與意願。

精選報導:輝達將投資50億美元入股英特爾! 合作開發晶片恐為台積電帶來威脅

健康署表示,「學齡前兒童視力篩檢」試辦計畫已進入試辦計畫書審查程序,將由專業眼科醫師進入幼兒園,針對大班兒童提供斜弱視篩檢及散瞳屈光度數檢查,如有異常則提供後續追蹤管理。健康署署長沈靜芬表示,學齡前是近視防治的最關鍵時期,學齡前兒童一旦發生近視,如果不做任何介入,每年度數會增加將近100度,大幅增加未來高度近視、白內障、青光眼、黃斑部病變,甚至視網膜剝離及失明的風險。

健康署表示,由專業眼科醫師入園進行的散瞳篩檢的方法安全可靠,建議家長同意並配合讓孩子接受視力篩檢,依檢查結果持續培養良好用眼習慣。如發現異常,也應配合帶孩子接受進一步眼科檢查及追蹤治療。另外,散瞳檢查可能造成孩子短暫畏光不適,建議檢查當天為孩子準備帽子或太陽眼鏡,以減少陽光刺激造成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