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拒絕與網紅四叉貓合作,知名優格品牌日前遭抵制,眼看風波漸漸平息,怎料深夜一篇PO文,再度引爆戰火。事後,該品牌粉專刪文道歉,稍早更透露該篇文章是其中一位創辦人,在身心崩潰、神智不清的情況下發的;此舉讓醫師作家楊斯棓不以為然,直言「這是一次堪稱災難性的公關示範。」

「雪坊優格」近期爭議不斷,先遭抵制,眼看風波漸緩,卻因深夜一篇發文再次引爆輿論。該貼文以「優小編」語氣開場:「網軍都走光了喔?呼,那我可以探頭出來跟大家聊一下了齁?」承認事件是品牌自身引起,並兩度道歉,還自嘲「大概也只有考試厲害」,最後則強調「我們一直都是實實在在、腳踏實地的在做事,在產品上從來都沒有欺騙過大家,這你們明白的」。然而,貼文未能止血,反而引來批評,品牌方隨後刪文道歉,解釋文章出自某位創辦人「在身心崩潰、神智不清」的狀態下所發,且「未經公司允許」,並澄清所稱「網軍」是指假帳號、AI機器人或騷擾客服的不明人士。

現正最夯:害死于朦朧的是他? 網爆體內有河豚毒素 牽扯這2高官 傳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楊斯棓直言,該品牌最新的處理方式是一場「堪稱災難性的公關示範」,本應是「一管滅火的強勁水柱,卻不幸讓該品牌持續雪崩中」。他分析,該品牌至少犯了三個致命錯誤。

首先,將責任推給創辦人「身心完全崩潰、神智不清」,是一種以悲情化轉移焦點的情緒勒索。楊斯棓指出,創辦人的身心狀況屬於企業內部管理問題,不能當作對外推託的理由。消費者與品牌之間是商業契約,當企業犯錯,社會期待的是具體承擔與改善,而不是將行為個人化。

其次,聲明承認「未經公司允許」便對外發文,暴露出組織運作的混亂,讓外界懷疑公司內部決策失序。楊斯棓質疑:「消費者究竟該相信誰?今天的道歉文,是否會被另一位『神智不清』的成員推翻?」他認為,當企業連誰能代表公司都說不清時,品牌價值與產品承諾都會受到質疑。

第三,該品牌重新定義「網軍」,將其限縮為「假帳號、AI機器人與不明人士」,卻忽略真正憤怒的是大量真實消費者與長期支持者。楊斯棓強調,這種劃界方式錯失了安撫客戶的機會,反而營造「我們對他們」的對立氛圍,看似切割,實則心虛,甚至顯得傲慢。

楊斯棓總結,雪坊聲明充斥藉口與矛盾,輕視大眾智商,試圖用個人崩潰掩蓋企業失能,用定義「網軍」迴避與消費者的對話,導致危機持續發酵。他直言,這場公關風波已從危機演變為「品牌信譽的大災難」,建議雪坊暫時放下鍵盤,學習的不是如何寫道歉文,而是最基本的——尊重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