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沙尼亞總理克里斯滕·米哈爾近日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直言,俄羅斯已對歐洲、北約以及「世界上所有理智的國家」構成嚴重威脅,而歐洲的防禦才剛剛起步。他呼籲歐洲北約盟友盡快啟動聯合武器採購計畫,並動用近 2,000 億歐元遭凍結的俄羅斯資產,用於支援烏克蘭重建。

米哈爾指出,過去波羅的海國家、波蘭及北歐國家在談及俄羅斯威脅時,常被外界視為「過度偏執」,但如今這些擔憂已經成真。上週至少 19 架俄羅斯無人機入侵波蘭領空,部分殘骸落在波蘭五個省份、17 個定居點,顯示俄羅斯正藉「空域測試」挑戰北約防線。
全站首選:17號颱風米塔醞釀中! 專家預估有機會成颱逼近台灣「恐又強又大」
面對挑釁,北約迅速作出回應,並於 9 月 14 日宣布啟動代號「東方哨兵」的行動,加強東翼軍事部署。波蘭總統納夫羅茨基同日簽署法令,允許外國軍隊駐紮波蘭,以強化邊境防禦。波蘭外交部長西科爾斯基則表示,波蘭防空部隊成功擊落 19 架入侵無人機中的 3 至 4 架,稱其結果「按照烏克蘭的標準,已可視為一次成功行動」。

米哈爾同時警告,歐洲仍遠未具備足以遏止克里姆林宮的軍事實力,若要快速重新武裝,各國勢必要面臨痛苦的財政調整,包括削減支出與增加稅收。他強調,愛沙尼亞作為歐洲公共債務最低的國家之一,已率先承擔這樣的改革,但歐洲必須團結採取更多行動。
與此同時,俄羅斯方面則持續展示軍力。國防部宣布已接收新一批蘇-34 戰鬥轟炸機。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更直言:「北約實際上與俄羅斯處於戰爭狀態,這是顯而易見的。」此番言論被外界解讀為對北約進一步升級的威脅,特別是若戰事延燒至加里寧格勒,將引發更大區域危機。

在網路上,部分聲音甚至提出激進看法,認為北約應直接向俄羅斯邊境派兵,逼迫普丁「撤軍保國」,才能加速結束戰爭。雖然言論帶有戲謔意味,但也反映出歐洲社會對戰爭持續升溫的焦慮與不耐。

在網路上,部分聲音甚至提出激進看法,認為北約應直接向俄羅斯邊境派兵,逼迫普丁「撤軍保國」,才能加速結束戰爭。 圖:翻攝自X帳號@frontlinekit

愛沙尼亞總理克里斯滕·米哈爾近日接受《泰晤士報》專訪時直言,俄羅斯已對歐洲、北約以及「世界上所有理智的國家」構成嚴重威脅,而歐洲的防禦才剛剛起步。 圖:翻攝自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