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淡蘭古道,不妨在中繼點停下腳步,拜訪這座百年水梯田。曾荒廢三十餘年的雞母嶺,如今在「遇見雞母嶺」團隊等單位合作下重現生機。在雞母嶺水梯田,你有機會體驗插秧割稻和手作山村美食,或是在水梯田划SUP、在古道走讀、賞花觀星,感受自然、文化與生活交融的風景。
雞母嶺位於淡蘭古道中繼點,是具有230年歷史的重要聚落,昔時曾擁有兩百多甲水梯田,卻在七十至八十年代隨著環境變遷而逐漸沒落。為了找回雞母嶺曾經的地景,「遇見雞母嶺」田間管理人蕭學苑,自102年起陸續修復當地水梯田、埤塘及古道,同時融入里山環境教育,推動各項種稻認養及各種生活體驗活動。
持續更新:虛擬貨幣商詐騙橫行!租店面營造「合法假象」 詐騙百萬全遭逮
隨著季節更迭,生活體驗活動的內容也有所不同。春天可以下田插秧、體驗傳統農耕;夏天可以參加「水T藝術節」,欣賞六百件各具故事的「水T」在生機鬱鬱的水梯田間飛舞。從初夏到深秋,水梯田也有SUP及走讀古道活動,不妨放慢腳步走讀山村故事。平時還能體驗割稻、採果、做農家小點,或是在田埂邊喝杯花草茶,感受清風拂過的悠閒。
農村水保署表示,這次復育的水梯田結合已復耕的田區進行設計,採用生態友善的乾砌石工法,重建水闕、修復水路與梯田護坡,並運用傳統「牛踏層」技術打造不透水層,以「水保工藝美學」重現昔日梯田的樣貌。周邊則以濕地景觀化概念規劃,營造蜿蜒水道與綠草如茵的療癒水庭,不僅能觀察生態、調節氣候,也提供親水空間。石階選用在地安山岩鋪設,橋梁與座椅更取材自蕭家古厝的老建材再利用,讓文化底蘊自然融入環境,為水梯田增添更多體驗與功能。
想拜訪雞母嶺的旅人可以透過三種方式:學校、機關或企業團體可以向遇見雞母嶺團隊聯絡規劃「團體客製行程」,個人或家庭則可以參加團隊不定期舉辦的「慢旅日」活動,喜歡自由探索的朋友也可以預約假日參訪,採「預約參訪制」,可以向遇見雞母嶺的官方line或是FB粉絲專頁洽詢。

雞母嶺水梯田做為2025第五屆貢寮水T藝術節主展區,以藝術結合地景展現文化新風貌。 圖: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提供

復育後水梯田重新發揮蓄水功能,以種稻認養等模式提供周邊各級學校做為食農教育體驗場域。 圖: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提供

場域導入景觀水庭應用,蜿蜒水域除營造空間層次感,有助增加曝氣、調節微氣候、提供生態觀察導覽等效益。 圖: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