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屆台法文化獎頒獎典禮於法國時間8日晚間舉行,由文化部與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舉辦,文化部長李遠親自出席。他並於10日抵達捷克,出席文化活動,見證文化部在捷克推動的重要合作成果。對於巴黎之行背後中國團抗議不斷,李遠事前已獲悉並尊重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的決定,他直呼:「法國選擇了台灣」。
李遠首訪歐,第一站巴黎3天行程於9日結束,並於當地時間10日上午搭機前往捷克布拉格,預計於11日參加故宮在捷克國家博物館的大展開幕。沒想到飛機剛落地,就傳出其實巴黎之行處處受到中國杯葛,李遠10日在布拉格機場接受媒體聯訪時回應:「法國力挺我們,沒有做出任何改變,這也代表台法之間的情誼。」
精選報導:立陶宛外長:新政府將修正對中國政策 不動台灣代表處
李遠指出,所有狀況都在掌握之中,這次到巴黎參加台法文化獎,可能是有媒體團與國會議員參與,陣仗受矚目,所以當天一大早就得到通知說中國抗議,抗議的程度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可能會牽動我們這次來的所有活動。」他參與台法文化獎評審過程完全正常。
李遠續指,當天早上評審完下一屆台法文化獎之後,他也婉轉跟幾位院士溝通表達,台法文化獎已經29年,今年也要繼續簽約,聽說中國有來抗議,希望法蘭西學院可以幫忙,當時院士的反應其實很淡,還說「好像感覺到沒問題啦,這種事情他們也見多了。」所以後來也就不動聲色地一直辦到最後,結束過程中大家幾乎都不知道有發生這個事情。
李遠提到,隔天參訪大皇宮也有插曲,原來大皇宮的主席傅席耶(Didier Fusiller)當天安排了先後接待台灣與中國訪團,但據說後來中國得知傅席耶先接待了台灣,中國就取消了與大皇宮的會面。法國長期面臨俄羅斯威脅,也看到中國的威脅,所以法國挺台灣「那個力道很強。好像我們也沒有做太多動作,跟他講一下,他們就知道,在這個選擇上,他選擇了我們。」
李遠強調:「法國其實很理解我們的處境,也在這次事件中選擇支持台灣。」在任4年的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則表示,這些中國團的抗議都是「巴文中心的日常」,他們站在國家對外的第一線「很清楚台灣的處境,我們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大家不要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