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與《政客》(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5日)簽署行政命令,授權國防部使用「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作為次要名稱,並允許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正式場合使用「戰爭部長」頭銜。不過,聯邦參議員馬克·凱利(Mark Kelly,民主黨,亞利桑那州)第一時間提出強烈批評,稱「只有逃避兵役的人會想把國防部改名為戰爭部」。
川普想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的念頭存在已久,川普認為,「國防部」名稱過於防守,無法充分展現美國在全球衝突中的勝利歷史,更名其實是回歸1949年前的舊稱,強調美國軍事力量的進攻性與「戰士精神」。但是由於更名需國會批准,將耗資數十億美元更新美軍全球軍事設施的相關標識,恐對政府削減開支的目標構成挑戰;所以,川普「變通」以行政命令授權國防部,可以在非正式或特定情境下使用「戰爭部」,與「國防部」並存使用,不完全取代原名稱,避免立即更改法律或正式文件的成本與複雜性。
精選報導:楊宏基觀點》從「量變」到「質變」 中國9月3日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看的是習近平的「軍改」
不過,川普的想法並未取得跨黨派共識。凱利「只有逃避兵役的人會想改名」的說法,其實直指川普年輕時曾多次延緩徵兵,質疑其推動更名的動機;並批評更名不僅改變部門形象,還可能影響美國對外政策訊息,傳達更具侵略性的姿態。首位韓裔美國參議員安迪·金(Andy Kim,民主黨,新澤西州)也表示,美國應致力於預防戰爭,而非鼓吹戰爭。但共和黨籍參議員瑞克·史考特(Rick Scott,佛羅里達州)則支持更名,認為將能反映美國軍力的「致命性」。
美國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的計畫可能引發國內外後續爭議。國際社會在中國近期展示新型武器的背景下,或將此視為美國軍事政策轉向強硬的信號。而川普政府強調「戰士精神」的同時,如何平衡和平形象與軍事強硬立場,將是未來關注焦點。

1949年改名前美國戰爭部徽章。 圖:翻攝維基百科/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War/公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