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灣智慧農漁週」9月3日至5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集結超過300家國內外企業,以「智慧科技」串聯農業、漁業、畜禽暨飼料、生鮮冷鏈及農業永續等五大主題。高雄市政府青年局今年輔導恰口科研、台灣沃特、伊凌科技與碳美林科技等青創企業北上參展,四家團隊雖切入角度各異,但皆展現青年在智慧農漁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多元實力,並積極推動南台灣農漁業鏈結國際市場提升競爭力。
青年局長林楷軒表示,當前農漁產業同時面臨勞動力短缺、氣候變遷、碳排規範及糧損風險,青年創業團隊的加入正為產業注入創新解方與永續動能,這次參展的四家團隊,從天然植保、智慧監測、科技應用到循環經濟,皆契合「環境友善」、「效率提升」與「市場拓展」的核心需求,其中恰口科研與台灣沃特分別榮獲今年「永續高雄青年創業挑戰賽」第一名與第二名,伊凌科技則入選前12強,展現卓越潛力;碳美林科技在參與亞灣新創園活動時,以優異能量呼應淨零與永續趨勢。
精選報導:龔明鑫參訪岡山扣件產業 陳其邁:攜手中央強化台灣國際競爭力
恰口科研成立於2018年,由清華大學材料碩博士與專業農民團隊組成,專注研發非化學農藥與天然保鮮資材,核心產品「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能在果蔬表面形成物理保護膜,抑制病原孢子附著並吸附乙烯,延緩成熟提升作物良率與保鮮期,經實測芒果良率從原本60%顯著提升至95%。該產品已獲農業部防檢署免登記資材認可,其低毒性與高安全性優勢,已拓展至印尼、日本、泰國及美國市場,被譽為「窮人冷鏈」,有效協助缺乏冷鏈設備地區的農民,減少糧損增加收益。
台灣沃特以「智慧農漁業管理系統」為核心,結合水質感測、Mesh網路與雲端AI,廣泛應用於溫室、水耕、養殖乃至黑水虻產業。創辦人陳又菁體認祖父輩耕作辛勞,立志以科技改善農村困境,讓農漁業者能即時掌握數據、降低人力負擔並提升效益;團隊相信農業不僅是產業,更是生命與文化的延續,其使命就是以科技讓農漁民走得更穩、更驕傲。
伊凌科技由三位剛畢業的研究生於2024年共同創辦,專注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開發協助老農減輕勞動負擔、提升作物效率的技術,同時期望以自身經驗,吸引年輕世代返鄉投入科技農業,團隊創業宗旨體現青年將所學專業應用於社會需求,並以數位科技為傳統農村注入創新解方。
碳美林科技同樣於2024年成立,聚焦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與碳中和方案,透過微波裂解技術,將農廢轉化為再生炭材開發出高值化運用,並探索微型發電網等新興能源模式;未來更期許與高碳排、高耗能鋼鐵產業合作,導入節能減碳方案,協助企業履行ESG與淨零承諾,以呼應全球對減碳與循環經濟的高度需求。
展會另一大亮點是國際創投資源的鏈結。台灣智慧農漁週攜手扶田資本、AFTEA展會及新加坡農食加速器Innovate 360,並串聯新加坡「30.30 食物計畫」,共同舉辦全球新創競賽,為國內團隊開啟拓展國際投資的契機。其中,恰口科研、台灣沃特與伊凌科技自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將代表青年局與其他優質團隊同場角逐,在台灣區「新創區域競賽」中爭取首獎,並挑戰進軍新加坡全球總決賽的資格。
青年局強調,今年參展的四家輔導青創公司,不僅能展現高雄青年在農漁創新的成果,也協助團隊實際串連國內外投資、技術交流與通路開展。除參展外,青年局亦持續推動「創業O’Star及諮詢輔導」,今年9月至11月將陸續推出「創業O’Star學堂」,課程涵蓋AI商模、政府補助資源、短影音、自媒體行銷、B2B及海外市場策略等,歡迎有意創業或正處創業階段的青年報名參加,全面提升青創專業知識與技能,協助在地團隊持續成長、茁壯。

恰口科研展示「碳晶球+柑橘複方精油」產品,吸引眾多媒體與國內外買家關注。 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台灣沃特向現場買家解說智慧農業系統,並展示即時數據畫面與設備操作流程。 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伊凌科技團隊與現場買家熱絡交流,展現青創團隊的豐沛創意與活力。 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

碳美林展示微波裂解技術模型,並解說如何將農廢轉化為再生炭材。 圖:高雄市青年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