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將審議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外界關注舉債規模將首度突破一兆元。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近年國家財政壓力沉重,雖然政府在總統賴清德執政後努力減少支出並積極還債,但因應國防與民生需求,明年度不得不以舉債方式籌措經費。

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將於21日行政院會拍板,由於新版財劃法下放財源,加上稅收減少,歲入約2.7兆元、歲出則逾3兆元,形成逾3千億元赤字需舉債支應。若再加計600億元風災特別條例、逾千億元的韌性特別條例,以及規模約6至7千億元的軍購特別預算,卓內閣舉債規模恐突破1兆元,在野黨批龐大國防支出將排擠社福等民生預算。

精選報導:不增加債務!政院以原預算收支賸餘支應878.4億「追加預算」

吳思瑤指出,每一筆預算的編列都會送交立法院,接受嚴格監督與檢驗。她認為,國會的角色就是要確保支出合不合理、是否符合國家與社會期待,因此立法院將秉持專業審查,不容任意浪費公帑。

針對在野黨批評國防預算擴張可能排擠社會福利支出,吳思瑤回應,相關指控多屬於「預算尚未送審就先下定論」,現階段尚未見到完整預算書,不宜過早批評,否則恐影響理性討論。

吳思瑤表示,朝野雙方都應回歸專業,對總預算的審查應以人民需求為依歸,而非基於政治操作,只有在理性監督下,才能確保國防、社福、教育等各項支出取得平衡,不致形成「你死我活」的對立。

最後,吳思瑤強調,舉債雖非理想之舉,但在國家安全與社會發展需求並重的情況下,有其不得已的考量。她呼籲,社會理解政府的財政困境,也期盼在野黨能共同承擔責任,確保總預算能兼顧國防安全與人民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