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人壽週三(13日)發表《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首度揭露「一好、二壞、三緩」的保戶健康趨勢,解析保戶抓住的「一項好機會」,研究顯示每日健走達 7,500步的保戶,住院醫療發生率減少 25%;另觀察導致生命年數損失的兩項壞風險:

一、「心理健康」隱憂:觀察保戶各年齡層因精神疾患住院發生率,發現青少年(15~19歲)、青壯年(35~44歲)族群相較發生機率略高,且隨年齡增長,65歲以上高齡族群有迅速攀升趨勢

現正最夯:黃國昌喊往下挖「一座玉山」深放核廢料! 廢核團體發聲明打臉

二、「事故傷害」:因運輸意外死亡,其中 25%是機車事故造成;最後建議全民可透過「緩生活三心法」,如緩走幾步、緩下生活、緩行觀路,就能保持自己身心健康輕鬆自在、揮別意外

《2025國泰人壽保戶健康年報》由國泰人壽專業團隊攜手公衛與精算領域三位專家學者,分別是國立臺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林先和、東吳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數學系教授喬治華及莊聲和,深入剖析近六年保單資訊與理賠記錄,觀察保戶在健康狀況、疾病控制與生活行為上的變化趨勢,透過數據洞察提升健康餘命的契機與挑戰。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林昭廷表示:「保戶健康年報不只是一份數據報告,更是一份連結社會的健康倡議書。國泰人壽將每一筆資料背後的洞察,轉為具體行動與倡議,引導壽險業發展更貼近民眾需求的服務與保障,成為國人健康風險管理的夥伴。」此回報告延續去年的三大優勢洞察,保戶擁有「較長的平均壽命」、「較好的健康管理」、「較佳的治療結果」等,今年進一步發現提升健康餘命的關鍵機會與風險警訊。

年報數據顯示,在現有良好的健保體系及醫療照護下,擁有保險保障的國壽保戶在各項關鍵健康指標表現優於全國。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項好機會」外溢保單創造的健走奇蹟,發現加入外溢保單的保戶,每日健走步數平均達 5,463步,高於國人平均 5,000步。

進一步分析發現,每日健走達 7,500步的保戶,有顯著健康效益,包括住院發生率減少 25%、早期疾病處置(例如息肉切除)的比例則高出 66%,顯示外溢保單有助保戶養成健康習慣,形成「走得多、病得少、發現早」的正向健康循環。

其次,國壽也從年報中洞察出導致生命年數損失的兩項壞風險,第一為心理健康危機,因蓄意自我傷害導致死亡保戶比預期壽命提早(縮短)26.1年,同時也觀察到,精神疾患的高峰分別在青少年、青壯年及高齡族群,顯示心理健康問題亟需關注;第二為事故傷害,去年造成 1,495個保戶家庭破碎,其中約 1/4 為機車事故造成死亡,致使保戶比預期壽命提早(縮短)20.8年,對家庭與社會帶來重大衝擊。

面對「一好二壞」健康趨勢,國壽鼓勵全民可透過簡單、天天重複做的「緩生活三心法」守護健康與安全。首先,「緩走幾步、健康保固」,透過每日穩定步行,累積基礎活動量,降低住院與慢性病風險,為健康加固防護;其次,「緩下生活、傾聽自我」,面對壓力與情緒困擾,聆聽觀照自我內心的聲音,適時調整生活節奏,維護心理健康;最後,「緩行觀路、平安守護」,在各種交通情境放慢步伐、提高警覺守護生命安全,預防事故傷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