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台灣對等關稅20%,並要加上原本稅率,因此為「20%+N」;我國政府則強調,此為暫時性稅率,仍會爭取降低並且不要疊加。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1)日表示,在非關稅貿易障礙部分,美方長期關切我國的議題,包括美規車、農產品標準、輸入許可制度,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技術法規等,許多議題都是「必考題」,都列為磋商範圍。

行政院今下午召開記者會,包括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政委楊珍妮、發言人李慧芝、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農業部主任秘書林家榮與會。

精選報導:請台積電助關稅談判?鄭麗君:邀高科技業界集結促成台美供應鏈

鄭麗君表示,對於全球各國而言這都是非傳統經貿談判,過往談判大多歷時一年半或多年,而這次則是在極短的時間內,且美國要跟很多國家談判,時間被高度壓縮。她說,從2月到現在開超過300場會議,對於我方跟台美經貿合作談判議題要先做準備。

鄭麗君指出,啟動談判以來,台美就關稅、經濟安全、擴大採購等範疇磋商,雙方就未來達成框架協議諸多條文;同時跟美國代表署磋商外,也跟美國商務部就232條款,半導體跟ICT產業政策走向跟合作進行溝通。她說明,由於各國談判進度的不同,每次赴美都有新變化,美國期待的談判議題也有擴增且提高要求,如各國面對美方期待全面市場開放等談判挑戰。

在非關稅貿易障礙部分,鄭麗君表示,美國每年針對各國都有公布相關非關稅貿易障礙報告,也就是NTE,美方長期關切我國議題也都在報告中,包括美規車、農產品標準、輸入許可制度,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技術法規等,許多議題都是「必考題」,都列為磋商範圍。

鄭麗君指出,由於談判持續進行中,依慣例不能說明細節,但基本態度跟原則就是面對以上課題,談判小組是維護國家跟產業利益、國民健康、糧食安全來協商。她說,談判細節還沒有底定,無法全面逐項報告,背後目標是希望維繫最好的談判結果,談判過程中如果過度揭露底線,或是我方想要達到的目標,就可能影響談判結果。

至於國防經費與提升軍購是否也在關稅談判範圍?鄭麗君則說,有關軍購部分,由於總統賴清德今年2月就宣示,為展現提升自我防衛能力的決心,未來國防預算要達到GPD3%以上的目標,談判團隊也向美方表達賴總統的宣示,因此在談判中沒有進一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