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BYD)被爆透過代理商太古汽車夜宴立法院高層,有意將比亞迪旗下的歐洲合資品牌「騰勢」用第三地泰國生產方式洗進台灣。台灣社、民進黨立委今(11)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比亞迪「不是汽車!是武器」,是國安與資安雙重警訊,呼籲政府建立產地實質審查制度,防止洗產地成為中資後門。
台灣社社長翁銘章、台灣北社社長羅浚晅、台灣教授協會副會長陳月妙、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民進黨立委張雅琳今天召開「不是車,是武器!比亞迪輸台疑雲,國安與資安雙重警訊」記者會。
持續更新:王鴻薇向35部會調罷團資料 文化人反擊:標案都上網 骯髒手段就是徹底的報復
翁銘章表示,比亞迪不只是汽車,更可能成為中國滲透台灣社會與國安體系的「移動式監控器」。比亞迪整車洗產地進口模式,在對美關稅談判情勢嚴峻的當下,是不是更增加美國對台灣的疑慮?嚴重影響談判?
羅浚晅指出,立法院高層幕僚與比亞迪車商餐敘,未來中國電動車可能進口台灣,以後就是滿路的「特洛伊木馬」,「買汽車還送監控」。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中國整車商品不得直接進口,比亞迪在法規上無法取得交通部「車型合格證明」,目前在台並無合法進口途徑。然而,比亞迪計畫透過泰國設廠,藉「泰國製造」名義洗產地,以繞過現行貿易與安全審查。
他痛批,這種洗產地操作本質上是假外資、真中資,是對台灣法治的踐踏。民團提三大訴求,呼籲政府建立產地實質審查制度,防止洗產地成為中資後門。啟動跨部會資安與國安風險評估,建立中資汽車黑名單。全面清查中資企業對政界的宴請與遊說紀錄,防堵利益輸送與政策綁架。
張雅琳提及,以前看電影,車子不聽駕駛控制,被操控撞車、停在路中央,如果不擋下比亞迪,這些恐怕都成真!這不只是商業問題,更是國安危機,包括「遠端控制風險」:比亞迪車搭載 OTA(雲端更新)系統,可直接控制或癱瘓車輛; 「資安外洩疑慮」:車輛可蒐集路徑、位置、語音等資料,恐成中國監控工具;「軍工背景」:與中國軍工集團合作、供應解放軍軍用車輛與電池。
張雅琳強調,美國、歐盟、澳洲已對中國電動車設下高門檻,台灣更不能放鬆警戒。這是「假外資、真中資」的統戰輸入,如果不擋,明天會有更多中資企業有樣學樣,成為國安破口。
張雅琳呼籲,法規不是裝飾品,國安不是口號!對繞道輸入的中資企業必須強力阻止,今天若不防堵,明天就可能要用民眾的安危來付出代價。「民主的敵人,不一定穿軍裝、不一定開戰車,它可能藏在你的手機App裡,也可能就在你每天上班經過的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