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氣流影響,中南部地區自7月28起,持續降下豪大雨近10天,造成擁有237年歷史的國定古蹟「台南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結構受損,傾斜坍塌。文化部文化資產管理局及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接獲通報,先以鐵架包覆城牆,避免古蹟遭到二度傷害,最快下週就會啟動修復作業。

今年7月底,受太平洋低壓帶和西南氣流影響,位於西南風迎風面的中部以南及東南部地區連續9天遭豪雨轟炸,導致多段山區道路路基被掏空,就連位於台南市中心的「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疑似也因大雨,致使結構嚴重受損,出現傾斜和坍塌情形。

延燒焦點:颱風也愛父親節!氣象專家揭數據:近25年共7颱風 8/8侵襲台灣

有237年歷史的「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緊鄰台南女中,為台灣現存最早期的清代三合土版築城垣,同時也是台灣清代城池的重要案例,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被文化部指定為國家級3級古蹟。

文資處表示,6日接獲台南女中通報指出,台南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部分塌陷,前往會勘後,初步判定塌陷主因為豪雨沖刷和雨水滲蝕,造成古蹟地基下方土石流失,城垣才會塌陷,目前已緊急雇工,以5個鐵架包覆受損城牆,避免地基再被掏空,造成二次損害。

文資處說明,專家建議分階段搶修,目前的首要任務是穩定結構,避免災損擴大;後續將請台南女中啟動緊急採購程序,最快下週就會開始修復。

有237年歷史的「台灣府城城門及城垣殘蹟」南門段城垣緊鄰台南女中,為台灣現存最早期的清代三合土版築城垣。   圖:台南市政府文資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