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於 8 月 6 日正式批准修改與中國簽訂的 S26T潛艦採購合約,將原定搭載的德國 MTU396 型柴油引擎,改為使用中國自主研發的 CHD620 型引擎。此舉為該潛艦建造計畫突破供應瓶頸提供解方,並延長工期約 1,217 天。

這項潛艦採購案可追溯至 2017 年,當時泰國皇家海軍與中國船舶重工國際有限公司以政府對政府(G2G)形式簽署協議,總價約為 135 億泰銖,採購一艘基於中國 039B 型改良的S26T 常規潛艦,具備 AIP 混合動力系統和反潛作戰能力。

精選報導:美盼「這國」取代中國稀土? 專家批:不具備精煉、運輸能力 根本不現實

泰國皇家海軍與中國船舶重工國際有限公司以政府對政府(G2G)形式簽署協議,總價約為 135 億泰銖,採購一艘基於中國 039B 型改良的S26T 常規潛艦,具備 AIP 混合動力系統和反潛作戰能力。 圖:翻攝自藍星筆記

原合約規定潛艦應搭載德國製 MTU396 型引擎,但因歐盟軍品禁運政策,德國政府於 2021 年拒絕出口該發動機,導致專案陷入停滯。當時潛艦船體已完成 64%,泰方已支付約 77 億泰銖。若合約中止,違約金額恐高達合約總額的 80%,引發財政與軍備雙重壓力。

為解決爭議,中國方面提出以 CHD620 中速柴油引擎作為替代方案。據介紹,該發動機專為潛艦設計,具備低噪音與模組化維修等特點。泰國皇家海軍為此派遣專家團隊赴中國進行為期 200 小時的高負載測試,結果顯示引擎符合基本技術要求。

原合約規定潛艦應搭載德國製 MTU396 型引擎,但因歐盟軍品禁運政策,德國政府於 2021 年拒絕出口該發動機,導致專案陷入停滯。 圖:翻攝自百度

在做出最終決策前,泰方也參考了巴基斯坦海軍的相關經驗。巴基斯坦先前已採用同型引擎,應用於其 S-20P 潛艦,目前已正式服役。

泰國政府此次批准合約修訂,意味著該專案將繼續推進。儘管中方提出的引擎仍屬於新型設備,其長期可靠性尚需觀察,但在供應受阻與合約履行的壓力下,該決定被視為一項務實選擇。

分析指出,這項進展可能對中國潛艦出口市場產生一定影響。除了泰國與巴基斯坦之外,中東與東南亞部分國家也對中國潛艦產品表達關注。不過,西方國家仍在技術與國際認可方面具有優勢。

專家認為,未來隨著更多使用實績的累積,中國軍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接受度仍有成長空間。泰國此舉或將為中泰防務合作增添新層次,亦可能在區域軍事裝備採購格局中帶來一定變化。

分析指出,這項進展可能對中國潛艦出口市場產生一定影響。除了泰國與巴基斯坦之外,中東與東南亞部分國家也對中國潛艦產品表達關注。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