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今(7)日主持行政院會,聽取衛生福利部報告「2030世衛消除C肝目標-台灣提前達標之防治策略與現況」後提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C肝的重要途徑。國健署自2011年開始提供公費篩檢,感謝衛福部、勞動部及全國的醫療機構,深入社區與偏鄉離島,篩檢人數至今已達734萬人。我們有信心在今(2025)年底,提前達成世界衛生組織(WHO)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

衛福部表示,台灣在C肝消除的努力上展現明確成效,經由跨部會的努力及產官學界與民間團體(NGO)等公私協力,預計今年可提前達標,並向WHO西太平洋區辦公室(WPRO)申請消除C肝認證事宜,使C肝不再成為我國公共衛生的威脅。

全站首選:川普稱在美設廠免關稅 、台積電大漲逾4% 陸行之提兩擔憂:真的沒完沒了

卓榮泰指出,C型肝炎是肝癌的第二大主因,台灣每年超過萬人死於肝臟相關疾病。為響應WHO於2030年前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衛福部推動「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以治療引導預防,結合篩檢與防治,透過精準的公衛防治系統,全面防治C型肝炎。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防治C肝的重要途徑。國健署自2011年開始提供公費篩檢,感謝衛福部、勞動部及全國的醫療機構,深入社區與偏鄉離島,篩檢人數至今已達734萬人。我們有信心在2025年底,提前達成WHO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目標。請衛福部會同相關機關,持續加強C型肝炎防治宣導,確保維持C肝防治成果,也全力依時程向WHO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遞交消除C肝認證申請,使台灣的C肝防治成為國際典範。

台灣超前部署 C肝消除成果斐然

WHO於2016年世界衛生大會(WHA)上,號召全球194個會員國共同承諾,期望於2030年前消除具有公共衛生威脅的病毒性肝炎。為響應WHO的目標及因應國內C肝防治需求,我國希望提前於2025年消除C肝,衛福部107年訂定「國家消除C肝政策綱領(2018-2025)」,在政策面的三大政策方向為「以治療引領預防」、「以篩檢支持治療」、「以預防鞏固成效」,以作為防治步驟;在執行面的三大核心策略為「精準公衛防治」、「防治一條龍」、「防治在地化」,以提升防治成效。

多項關鍵作為 奠定消除C肝成功基石

我國C肝防治的成功,來自於一系列關鍵的政策與計畫。自106年開始,健保開始給付口服抗病毒藥物(DAA),並逐步擴大給付範圍,從最初限定肝纖維化程度,到108年全面放寬,讓所有慢性C肝病人都能接受治療;109年,擴大C肝篩檢年齡至45-79歲(原住民為40-79歲),並於今(114)年8月起下修篩檢年齡為39歲,以找出更多潛在的感染者。消除C肝各項的防治作為是經由國內肝炎等各領域專家的指導,並透過跨部會及跨司署的合作,共同進行策略撰寫、計畫執行及進度監測等,目前正遵循WHO 2023年公告「病毒性肝炎消除認證及消除路徑指引」,進行國家消除C肝認證報告的編寫。

邁向國際認證最後一哩路

根據最新統計的數據顯示,我國在消除C肝的計畫性指標已達成WHO 2030年目標。在一般族群(45-84歲)中,診斷率、治療率均達9成以上。在預防方面,安全的醫療注射及輸血血品安全也皆已達到WHO設定的100%目標。這些卓越的成果,也獲得亞太地區肝病聯盟(APAC)的肯定,將我國在國家行動計畫、資金挹注、政策承諾及消除行動執行等四個層面,評為最高等級的標準。

為鞏固C肝防治成效,衛福部將持續強化C肝流行病學的監測,加強C肝高風險族群(靜脈注射藥癮者、HIV感染者、矯正機關收容人、共病族群等)及一般民眾之防治知能,並落實醫療機構感染管制措施,以保障國人健康,並使台灣的C肝防治成為國際典範。

衛生福利部長邱泰源。   圖:行政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