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下游瀑布發生溺水意外,消防人員趕赴現場執行搜救任務時,橡皮艇意外翻覆,導致2名消防員不幸殉職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理事陳弘樺今(6)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時沉痛表示,殉職的消防員是他在警專第25期的同梯與室友,殉職的同仁是當時同屬「黃金11寢室」,情誼深厚。他說:「我們七隊的感情非常好,分發後有人到新北、桃園、雲林、台南,我們仍固定聚會,慶祝彼此平安無事。」

陳弘樺回憶,案發前,吳恩碩才剛考上警大二技,原訂7月4日與大家聚餐慶祝進修順利,準備邁向消防體系更高層級,「沒想到,7月8日就發生意外,到告別式時,我還是不敢相信他真的走了,當下五味雜陳,完全無法接受」。

當前熱搜:台灣失去川普?葛來儀:民進黨與共和黨的淵源比惠頓想像得深厚

針對水域救援訓練制度,陳弘樺指出,他所屬的桃園轄區並無急流,主要面對的是靜態水域如魚池等場域,但這次事發地點為瀑布下游的動態急流區,屬於高風險環境。他坦言:「我們在訓練中雖學習自救,但面對急流要執行救人行動,仍需更多專業訓練與證照支援,這值得深入檢討。」

陳弘樺說明,雖然部分人員在受訓期間參與過急流救援訓練,但後續因預算限制與制度缺失,訓練往往僅止於「領到證照」,實務演練與更新課程嚴重不足。他認為,若縣市轄內存有急流環境,應針對特定溪流、地形進行加強訓練,以減少風險。

談及當天任務的風險評估,陳弘樺強調,消防人員無法選擇不救,但進行水域救援時,仍必須先確認待援者狀況與現場水流條件,評估是否適合下艇、是否具備足夠人力與能力操作救援裝備。他表示:「不能以命換命,每一次出勤前都應細緻評估風險,尤其在流動水域下更應謹慎行事。」

針對火場救災殉職事件與相關制度檢討,陳弘樺回憶桃園市新屋區中興北路101號「新屋保齡球館」火災殉職事件,直言當時親身感受到的震撼與無力感,至今仍歷歷在目。案發當日,他正準備到隊上上班,突然接到消息指同仁殉職,趕赴現場後發現火勢已經結束,但整體氣氛仍十分混亂。他表示:「我們到達時,就直接前往殯儀館陪伴家屬,但當家屬焦急詢問現場發生什麼事時,我們卻無法在第一時間給出明確答案,這讓人非常痛心。」

陳弘樺指出,從新屋火警事件開始,消防基層不斷要求「追求真相」成為殉職事件檢討的基本態度。他表示,許多殉職的根本原因可能來自於設備問題,例如無線電訊號不良,導致撤退指令未能即時傳達;這樣的時間差,往往就是人命無法挽回的關鍵。

針對火場應變策略,陳弘樺強調,火災變化極快,戰術上需更重視消防人員的生命安全,若確認現場無待救人員,尤其是鐵皮屋、輕鋼構建築等高危險性建物,應以外圍保守戰術處理,避免進入內部,「或許這樣會延長救災時間,但能保障人員安全,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災害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