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關稅成本,Apple即將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中,預計有三款價格將比現有的16系列貴上50美元。」國泰證期表示,屆時若漲價可能將影響整體市場需求表現,其中可能受影響的個股包括鴻海、大立光、穩懋、華通、臻鼎。
此外,國泰證期也表示,台積電於7M25宣布將於2027年退出GaN代工領域,主因為受價格競爭壓力。台積電退出後訂單將轉由力積電代工,而嘉晶為主要磊晶供應商,主因為8吋GaN難度高,嘉晶為純度最高廠商。預計嘉晶將於26年獲得訂單,並順勢切入AI Server領域,維持買進。
現正最夯:因「這原因」撰文洩恨? 周玉蔻起底惠頓背景:曾是我國雇用公關
以下是國泰證期整理聚焦個股與市場脈動:
1、成鋼:2Q25營收低於預期主要受台幣升值影響,而預計匯兌損失將侵蝕公司EPS約0.3元。鋼鋁關稅再升級,帶動美國國內鋼鋁價格上揚,估公司25年不鏽鋼/鋁捲板產品價格將年增8/14%,因此上調25年毛利率預估,估25/26年EPS為2.69/3.46元,維持買進。
2、昇陽半:公告7M25營收為3.77億元,月增4.3%,符合預期。展望後市,研究部仍看好再生晶圓需求明確性高,昇陽半亦上調產能以反映台系晶圓廠需求提升,匯率衝擊也將隨產品組合優化下降低,維持買進。
4、智邦:公告7M25營收229.91億元,月減6.3%,符合預期,因客戶2Q25底一次性提領較多庫存,使基期較高而出現衰退,8、9營收有機會重回月增。考量資料中心需求快速成長與高階產品滲透率增加,預期25/26年營運可望續創新高,維持買進。
5、大立光:公告7M25營收54.13億元,月增30.6%,符合預期。自6月起進入手機零組件備貨旺季,預期8月營收仍將持續走升。考量3Q25雖進入旺季,但營收仍呈現年減,成長動能有限,同時在擔憂對等關稅的影響下,預期近兩年大立光營運動能趨緩,維持中立。
6、立積:公告7M25營收為3.25億元,月減2.6%,低於預期。主因為後段產能供應不足,使營收未能再度成長,預期8月營收將重回成長軌道。考量立積處於產業旺季且營運續升,重返成長循環,維持買進。
8、聯亞:公告7M25營收為1.81億美元,月減1.7%,略低於預期。主因為與客戶轉換驗證流程持續,未能快速出貨所致。雖25年有機會轉虧為盈,回到17與18年的獲利水準,但股價已反應此獲利水準之評價,維持中立。
9、視陽:視陽昨天股價觸及漲停,主要受惠於2Q25毛利率表現令人驚艷,我們認為其強勁毛利率表現具延續性,受惠於1)產品組合持續轉佳,2)持續進行包括成本控管及自動化設備調整。考量其強勁成長趨勢延續,矽水膠領導地位仍在,維持買進。
10、AMD財報:FY2Q25營收76.9億美元,QoQ 3%,YoY 32%,落在財測上緣,且FY3Q25展望優於預期。然因提列美國政府對MI 308出口管制導致約8億美元的庫存損失,使毛利率下滑至43%(YoY-10ppts)。盤後AMD下跌5%以上,對台廠負責AMD南僑晶片組代工的祥碩維持中立看法。
11、SMCI財報:FY4Q25營收57.6億美元,QoQ 25%,YoY 8%,低於預期。毛利率及EPS低於預期,FY1Q26展望亦低於預期,因此盤後股價下跌16%。SMCI今、明年本益比遠高於台系ODM,看好同業技嘉評價低且成長相對強勁並穩定,維持買進。
12、特化產業:目前提供全球半導體等產業PTFE內襯儲運設備的主要廠商以台灣和日本企業為主,而台廠的上品透過垂直整合,提供更廣的業務範圍。根據通路訪查,全球PTFE內襯槽車市場中,上品市佔率75%。看好在台積電美國擴廠計畫有望提前,及特化廠赴美擴廠下,上品將優先受惠,維持買進。
13、軸承產業:Apple摺疊手機有初步進展,可望於2026年推出。目前Apple正與新日興合作設計下一代摺疊產品,而兆利與Apple合作時間較短,因此預計需等到下一代機型才有機會,預期26/27年Apple摺疊手機出貨量為400~700萬台/1,000~1,500萬台。台廠方面可關注新日興。
14、視陽:2Q25 EPS為2.96元,其中毛利率優於預期,惟受業外匯損及較高的稅率所抵消。日本、中國矽彩新品亦於2Q25陸續推出,將挹注未來營運動能,歐洲客戶持續拓展新通路並掠奪四大市佔。上調25/26年獲利預估,EPS分別為13.56/16.21元,維持買進。
15、宏捷科:公告7M25營收為3.5億元,月增0.6%,符合預期。中系手機客戶在經過1H25的零組件備貨期後,預期3Q25拉貨動能將趨緩。考量2Q25獲利將出現衰退,3Q25營收成長動能有限,維持中立。
16、亞德客-KY:公告7M25營收為26.5億元,月減1.9%,符合預期。展望2H25,雖受關稅政策直接性影響小,但在政經不確定性下,需求仍出現下滑。此外台幣快速升值亦使產品價格競爭力出現下滑,整體看法轉趨保守,維持中立。
17、華碩:7M25中AMD、Intel與Nvidia的GPU使用率分別為17.83%/7.86%/73.94%,而RTX 50系列中以5070、5080、5070Ti仍穩居使用率前三名。考量華碩電競產品營收占比近5成,加上華碩積極拓展伺服器業務,預期25/26年營運將持續走高,維持買進。
18、鴻海:公告處分美國俄州Lordstown部分廠房及機器設備,約獲利台幣51億元,主要由於電動車於美國進展速度較慢,而其餘產能未來將會轉為AI伺服器生產。3Q25聚焦GB200逐步出貨,雖AI為今明年主要成長動能,然消費性產品仍偏中性,維持中立。
19、中砂:公告7M25營收為7.0億元,月增10.3%,符合預期。展望3Q25預期整體營收將季增個位數,毛利率向上趨勢具延續性。中長期來看N2/A16研磨市場規模約有20~30%成長,有望挹注公司營運動能,維持買進。
20、能源產業:台灣市區公車電動化比例已在2024年達成25%階段性目標,其他載具如商用小客車、小貨車、大貨車等均設有達成指標。看好東元的電動車馬達發展,其與鴻海的伺服器模組方案佈局也將在26年逐步顯現。
※Newtalk提醒您:
#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有賺有賠,投資前應檢視自身能力,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