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今(5)日與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凱達格蘭論壇會面,雙方並握手寒暄致意。賴清德表示,中國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說,在這動盪的世界中,台灣站在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也是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緣;「我們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也明白台海和平不是區域的議題,而是全球經濟與安全穩定的共同責任。

賴清德今上午出席「凱達格蘭論壇:2025印太安全對話」開幕式,並以英文致詞表示,今年的論壇,聚焦三大主題,包括印太區域安全、民主陣營的全社會防衛策略,以及經濟、科技與產業外交的戰略整合。他說,這三大主題,和台灣的國家發展方向緊密相連,相信透過今年的論壇,台灣會與全球的民主夥伴,凝聚更大的共識,一起讓印太更安全、讓世界更繁榮。

全站首選:823挫敗「撞牆路線」不改?林濁水:路線錯、還不敢檢討柯建銘

賴清德與強生握手寒暄致意。 圖:高逸帆/攝

賴清德指出,過去一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已,俄烏戰爭未停、中東衝突加劇,而中國在台海、東海與南海的軍事行動,都讓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說,在威權主義的持續擴張下,民主國家更必須團結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與自由的價值。台灣位處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支點。

賴清德說,他上任後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展現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及推動價值外交。他強調,「我們會維持現狀,確保台海和平穩定,同時,我們會持續深化與其他民主國家的夥伴關係,推動全球繁榮發展。」

賴清德表示,台灣正積極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今年,首次將一年一度在七月份進行的漢光演習,與新合併的「城鎮韌性演習」,一同定名爲「國家團結月」。他說明,除了擴大民眾參與演練,也透過軍民協力,驗證全國各地、各單位在面對極端情境時的應變能力。

賴清德表示,台灣持續推動國防改革,並且投入更多的資源,明年的國防預算,將達到GDP3%以上的目標,來提升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台灣也會繼續強化經濟韌性,穩健促進經濟安全,除了持續深化與各國之間的經貿合作,也推動包括半導體、人工智慧(AI)、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的升級。

「因為經濟是國力的基礎,也是民主的後盾。」賴清德相信,民主國家攜手打造更強韌的民主供應鏈,就能讓經濟更繁榮、民主更深化。

賴清德表示,在這動盪的世界中,台灣站在威權主義威脅的第一線,也是全球民主防線的最前緣;「我們深刻理解和平的可貴」,也明白台海和平不是區域的議題,而是全球經濟與安全穩定的共同責任。

賴清德指出,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台灣會與全球的民主國家,共同面對挑戰,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實力捍衛和平,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自由生活。

賴清德與強生握手寒暄致意。   圖:高逸帆/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