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連兩日拉回,指數從上週五大跌 108 點,到昨天小跌 55 點,總共回檔超過160點。不少分析師認為,原因是台美貿易談判傳出「暫時性 20% 對等關稅」利空,其次是美國最新就業數據表現疲弱,進一步壓抑市場氣氛。但即便如此,台股跌幅僅 0.24%,相對於美股各大指數的重挫,台股仍展現強勁抗跌性。不過,權值股中的關鍵主角台積電(2330)昨天更首度觸碰到月線支撐1124.55元,終場收在1135元。

台積電股價昨天正式回測月線支撐,市場關心:「台積電回測月線 到底是買點還是該賣?」

現正最夯:又一個想選國民黨主席 羅智強宣布參戰喊「世代承擔」

以下是綜合整理分析師林鈺凱與分析師陳昆仁的解析:

一、月線測試 危機還是轉機?

回到技術面來看,這一波回檔,其實讓台股順勢靠近月線支撐區,位於約 23050 點。台積電是台股權值王,也是盤勢風向標,昨天更是首度觸碰到月線支撐 1124.55 元,終場收在 1135 元。

分析師林鈺凱表示,「台積拉回是買點,月線守住的行情,壓低給你撿。」

事實上,回測月線並不等於走空,而是中長線上車機會。回顧過往每一次的技術修正,月線總是強力支撐,也是進場佈局的黃金點位。

二、台股階梯式盤堅走勢未破

林鈺凱指出,除了月線支撐仍在,整體台股的結構都屬於在日常的正常波動範圍。以盤面觀察,目前台股呈現「階梯式震盪向上」格局,下圖一。

每一波回檔後,整理幾日便再創新高。位階呈現階梯狀堆疊,並未出現崩跌或連續破底跡象。這代表目前回檔屬於技術性修正,而非趨勢反轉。

三、利空測試市場 卻撐出內資底氣

上週五與昨天,雖有政策與國際面利空,但盤面卻透露出強勁內資動能:

上週五指數跌 108 點,但上漲家數竟多於下跌家數,且沒有跌停家數。昨天有 39 檔漲停,僅 2 檔跌停。這種「跌指數不跌個股」的現象,反映市場資金並未撤出,而是聚焦於具備基本面題材的強勢股。

像是:昇陽半(台積電受惠股)、亞光:連兩日漲停。

台達電(2308):收盤再創歷史新高。

致茂、奇鋐、富喬:同樣寫下新高紀錄。

這些個股的表現進一步印證:指數回檔只是正常震盪,不代表趨勢反轉。

四、台積電關稅疑慮:實質影響有限

目前市場最關注的仍是美方對台灣祭出暫時性 20% 半導體關稅。雖然表面看來利空,但有機會得到協商、情況如下:

1、台灣政府正爭取「與日韓同等待遇」的 15% 關稅稅率。

2、霸王條款的美國 232 條款,只要美國商務部認定的商品,有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之疑慮,就可以實施管制或者課稅,但是什麼叫威脅國家安全之疑慮,這是沒有標準的,完全是美國商務部說了算。因此最終協商結果多半只是金額問題。

3、依目前談判節奏,扣除台積電年初已承諾投資美國的1650億美元,市場評估台灣至少再投資美國 2000 億美元(以上),才有機會、可能達陣15%稅率。

對台積電而言,衝擊有多大?

林鈺凱認為,影響其實很小。台積電具有極強的價格轉嫁能力。客戶如蘋果AMDNVIDIA 願意為高製程買單。AMD CEO 蘇姿丰也已表示:台積電可以轉嫁成本。

至於半導體關稅雖影響台灣整體半導體供應鏈,但對台積電而言,實際獲利與營運影響極小,基本面仍可望推升其挑戰 1200 元關卡。

結論:台積電拉回不是風險,是機會。

綜合盤勢、技術與基本面因素,目前台積電的回測月線不僅不是利空,而是一次明確的中長線佈局良機。當然市場仍有雜音,但真正有能力穿越利空的企業,才能成為下一波主升段的領頭羊。

圖一以盤面觀察,目前台股呈現「階梯式震盪向上」格局。   圖: 擷取自分析師林鈺凱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