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接受新頭殼專訪,本土在野勢力於2024大選面臨空前挫敗,他強調為了取代民眾黨、國民黨,小黨之間(基進、時代力量、綠黨、小歐盟)必須合作,才能夠說服選民,說我們可以作為第三勢力新選擇,然後再來強調能作為「反對黨」的新選擇,達到真正改變台灣的政治結構。
台灣基進黨面臨2024年選舉挫敗,不斷在思考突破可能性,前一陣子爆發從政同志出走,台南市議員李宗霖、高雄市議員張博洋相繼退黨,都再度重創基進黨。為尋求突破口,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接受新頭殼《Newtalk》專訪時透露,基進黨將與時代力量、台灣綠黨、小民參政歐巴桑參政聯盟共同合作,9月9日將召開記者會,屆時將簽署2026合作備忘錄。
王興煥坦言,小黨的跨黨合作從去年4月就開始談,當時剛好有共同的議題,最早是一起開過「反抖音」的記者會,接著到5月碰到青鳥運動,幾個小黨開始集結,當時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律師也樂見此事。
現正最夯:管仁健觀點》王世堅是民進黨的良心?還是民進黨的病毒?
面對小黨合作,本土在野勢力都站在支持立場。王興煥表示,賴中強在青鳥辦活動時就公開有講過,要支持小黨合作,甚至在經民連召開執委會時,其中一個方向,就是支持小黨合作取代民眾黨作為真正的第三勢力。
王興煥談到,我們在去年的青鳥活動,就已經有好幾次是四個小黨一起同台,而小黨合作從去年4月在獨盟辦公室的一次閉門會議,隨後,每個月召開一次閉門會議探討各種議題,獨盟也很支持小黨合作,這樣的合作就是一種「戰略」,把分散的力量集合起來,這樣才能夠說服選民,說我們可以作為「第三勢力」新選擇,然後再來強調作為「反對黨」的新選擇,達到真正改變台灣的政治結構。

談到小黨合作,過去時代力量與台灣基進之間,產生過不少議題矛盾,兩黨參選人更是言語批判激化,如今談合作,是否可以盡釋前嫌?王興煥認為,摩擦這些東西都要翻頁過去了!他也指出,去年9月,時代力量舉辦「關於第三勢力的新衰與未來」的研討會,當時在會中,他已經重新去定義了「台灣為什麼需要第三勢力」,我們要的是色彩鮮明的主張來取代民眾黨、國民黨。
小黨合作是否涉及議題價值的衝突,4個小黨間能否找到突破口與共識?王興煥說,除了具體的選舉規劃外,價值性的立場不容模糊,第一,中國是敵國,抗中的立場沒有模糊空間,任何政治議題要思考是否與抗中有抵觸,除了堅定立場,大家還要有社會民生關懷。
他接著說,抗中是紅線,沒有模糊空間,第二,國民黨、民眾黨是與境外敵對勢力勾結的政黨,所以,政黨邊界不容模糊,我們與國民黨、民眾黨沒有糾纏曖昧的空間。
王興煥強調,其他的一些議題方面,例如是支持墮胎與否,或是核能議題,各黨都還是可以保持自己的差異性。他重申,因為我們不是要合併,每一個政黨的主體性仍然維持著,以中國(境外敵對勢力)、國民黨、民眾黨做為紅線,成為小黨聯盟合作的最大公因數,以此進軍2026、展望2028,雖然彼此合作,仍有價值、原則的共通性。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接受新頭殼專訪。 圖:張良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