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24位立委與新竹市長的罷免投票結束後,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昨(26)日晚間於社群平台 Threads 發文,對所有參與行動的志工與公民表達敬意與感謝;並強調,儘管結果未如預期,但這場公民行動展現出台灣民主社會的韌性與力量,將成為推動新政治的寶貴資產。
苗博雅表示,身為公民,她感謝每一位走上街頭、站上投開票所的志工與參與者,形容這是「台灣公民社會最美的風景」;身為民意代表,她也坦言個人努力不足,未能在罷免過程中為大家提供更多實質助力,向所有志工致歉;而作為一位民主信仰者,她則向每一位出門投票的公民致敬,無論投下同意或不同意票,皆證明了台灣民主制度的多元與堅韌。
全站首選:曹興誠轟民進黨:只想當不用負責的側翼、8/23大家放手讓它去努力
她指出,儘管這次罷免未成功,卻再次證明了台灣是一個有力量的民主社會,不存在一黨獨大的極權體制。
苗博雅也表示,希望這些通過罷免考驗的立委們,能以更公平的態度聆聽各方意見,做出理性與負責的決策,不辜負人民再度給予的機會。
回顧台灣民主發展歷程,她指出,十年前「割闌尾」行動雖未成功,但當年被罷免的立委無一連任;七年前的公投曾令人失望;三年前地方選舉也面臨慘敗。然而,這些挫敗都未曾擊潰台灣人對民主的信念,反而從失敗中淬鍊出堅韌的力量,這正是台灣人「不放棄的DNA」,儘管結果令人遺憾,但仍創造出珍貴的民主資產。
苗博雅指出,這場罷免運動的公民動能堪稱是自太陽花運動以來最強烈的集結。行動完全依法合憲,歷經130萬人連署,第一階段投票更動員出近兩倍人數的選民投下同意票,對所有政治人物產生足夠的震撼與警惕。
她強調,這不是一場政黨操控的動員,而是一股反對濫權、追求監督的新公民力量。面對結果的失望,她鼓勵志工與夥伴們:「我們可以失望,但不能失志;可以哭泣,但不能放棄。」她呼籲,在憲政制衡日益失靈的情勢下,人民應繼續扮演監督國會的重要角色。
苗博雅表示,11年前的太陽花運動告訴我們:只有公民力量,才能導正失控的立法院。而今天雖未如願,但往後,臺灣更不能失去人民的關心與行動。「這是一場超越舊政治想像的旅程。公民力量帶著政治人物向前走,勇敢挑戰連民進黨都難以勝選的選區。」
她提到,雖然投票未如理想,但從社會運動觀點而言,這場行動已是重大成功,證明不受政黨主導的公民基本盤正在壯大,同溫層也正在被擴張與突破。
最後,苗博雅呼籲執政團隊應嚴肅看待170萬張同意票的落空與失落,並真正傾聽230萬不同意票背後的社會聲音。她強調,執政者沒有喊苦的權利,必須以更有效的方式說服與溝通民意,有擔當地面對新的局勢。
「在壯大台灣的路上,我們不放棄。站在今日奮鬥的成果上繼續前行,有朝一日,我們終將贏得多數人民的信任與託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