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面臨兵源枯竭與俄軍密集轟炸,烏克蘭至今仍未投降,基輔政府也仍維持政權。根據俄媒與各國軍事消息指出,烏軍近來大量依賴外籍傭兵補充前線兵力,成為烏克蘭能夠持續對抗俄軍的關鍵原因之一。
在頓內茨克州,烏克蘭部隊遭遇俄軍突擊小組攻擊,隨即呼叫近距離空中支援。隨後,兩架隸屬於烏克蘭陸軍航空隊的「Hind」攻擊直升機趕到,向俄軍發射一連串 Hydra 70 火箭彈。在巴赫穆特方向,烏軍「PHOENIX」第 93 摩托化步兵旅成功阻止了俄羅斯步兵的突擊。另外,烏軍對位於布良斯克地區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基地發動了一次 AASM Hammer 精準空襲。
持續更新:泰柬邊界衝突擴大! 柬埔寨士兵率先開槍 泰國部隊踩地雷 有人腿被炸斷
俄羅斯安全部門消息人士透露,烏克蘭已向蘇梅州前線部署大量由哥倫比亞人組成的傭兵部隊,協助穩定防線。無線電截獲與現場屍體發現,證實這些人為外籍戰士。俄媒報導指出,目前在烏克蘭作戰的外籍傭兵來自六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喬治亞、墨西哥、厄瓜多、哥倫比亞。
俄羅斯國防部通報,俄軍空天部隊利用 FAB-1500 滑翔制導炸彈夜襲烏軍第 25 空降旅臨時駐點,一舉摧毀包括墨西哥傭兵在內的烏軍部隊。該轟炸造成全員死亡,現場「無一具全屍」,顯示俄烏戰場極為殘酷,遠超拉美傭兵過去經歷的低強度衝突。

報導稱,基輔當局正向拉美地區大舉招募傭兵,只要求應徵者具備良好體能、戰鬥意願,以及軍事與無人機經驗即可。西方薪資豐厚吸引部分外國人賭命赴烏,但俄方警告,外籍傭兵不具戰俘地位,若被俘將不受國際法保護,可能「格殺勿論」。
即便戰場情勢不利,烏克蘭能持續撐下來的根本原因在於:後勤與軍火補給線來自北約。俄方雖密集打擊烏克蘭境內能源、電網與軍工系統,但實際補給早已外移至西方,打不垮基輔後勤根本。

此外,美方正推動北約將軍費提升至 GDP 的 5%,預計產生上千億美元新增軍費,藉此擴大對烏軍援與自身軍火銷售。此舉被認為是前總統川普藉戰事推動的軍工產業大規模擴張計畫。美國一名高階軍官近日聲稱,北約若有必要,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奪取俄羅斯波羅的海飛地加里寧格勒。俄方警告,攻擊加里寧格勒即等於對俄羅斯宣戰,將引發全面報復。
依照目前情勢,烏克蘭靠著西方武器輸入、外籍傭兵補充與持續的國際資金援助,仍能維持一定軍事能力。儘管俄軍持續壓制,卻無法造成決定性打擊。專家認為,俄烏戰爭短期內難以結束,反有持續升級的風險,甚至可能擴大至更廣泛的歐洲戰場。
烏軍「PHOENIX」第93摩托化步兵旅阻止俄羅斯步兵的突擊。 翻攝自 X @Maks_NAFO_FELLA
烏軍在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基地發動一次AASM Hammer精準空襲。 翻攝自 X @bayraktar_1love

烏克蘭依賴大量外籍傭兵來補足內部軍力。 圖:翻攝自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