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奢侈品牌 Prada 近期因一款新推出的涼鞋設計被指控文化挪用印度傳統鞋款「Kolhapuri 涼鞋」而陷入文化挪用爭議,突顯出西方時尚長期以來對印度工藝文化的誤用與忽視。儘管品牌事後承認靈感來自印度,但爭議也引發印度設計界與社會大眾對文化尊重與經濟正義的更高呼聲。

Prada 於米蘭男裝週發表的 2026 春夏系列中推出一雙棕色皮革涼鞋,設計包括腳趾環與厚實繁複皮革縫線,極似印度 Kolhapuri 傳統鞋履。然而品牌最初未提及其文化來源,僅將其描述為「皮革平底涼鞋」,引發批評者指出這是對印度手工藝「視若無物」的文化挪用。

精選報導:泰柬邊界衝突擴大! 柬埔寨士兵率先開槍 泰國部隊踩地雷 有人腿被炸斷

Kolhapuri 涼鞋源自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有超過七百年歷史,是當地匠人文化與皮革技藝的代表,並受到印度地理標誌(GI)保護。這雙鞋的工藝結合植物鞣製、在地水牛皮與實用設計,不僅具文化價值,更承載數以萬計工匠家庭的生計。印度設計師 Shubhika Sharma 表示,「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抄襲,而是對一整個文化體系的忽略與剝奪。」

Prada 在壓力下最終向印度鞋業組織致信承認其設計靈感來自 Kolhapuri,並表示願意探索與當地工匠合作的可能性。但對許多印度觀察家來說,這種「事後承認」並不足以修復文化被剝削的傷痕。印度工藝與時尚研究學者 Toolika Gupta 表示:「文化靈感不該是單方面的提取與轉化,而應是相互尊重的對話。當創作者與原創文化被忽略,這就是剝削。」

然而,類似事件並非首例。Gucci、H&M、Reformation 等品牌過去亦因未適當處理印度傳統服飾或宗教符號而遭批評。這些爭議反映了西方時尚對印度視為「靈感來源」卻拒絕正面承認其創造性貢獻的長期模式。

事實上,印度不僅是這些時尚品牌的靈感來源,更是全球時尚供應鏈的關鍵工藝支柱。從巴黎伸展台上的刺繡到紡織印花,許多歐洲品牌的高端設計實際都仰賴印度工匠的技術。但成品卻標示為「義大利製」或「法國製」,而非展現其實際的文化與生產根源。

不少國際巨星,如卡蒂·B(Cardi B)、贊達亞(Zendaya)以及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人,也都曾穿著改良式印度傳統造型參與音樂錄影帶或大型頒獎典禮。但即使這些印度傳統服飾早已進入全球主流視野,受到許多知名設計師改良,造型卻往往由西方設計師操刀,鮮少涉及實際合作或致敬原創文化。

《The Business of Fashion》創辦人 Imran Amed 指出:「印度已不再只是勞動力來源,而是全球奢侈品工藝價值的誕生地之一。忽視這點,既是不尊重,也是不公義。」如 Kolhapuri 涼鞋在印度市場價格僅為數百至數千盧比(約 5 至 100 美元),而類似風格在歐洲奢侈品牌中可能售價高達 1,000 美元。這種價差體現的不只是經濟落差,更是文化剝削的冰山一角。

不過,部分西方品牌正因此試圖調整方向。例如 Dior 於 2023 年在孟買舉行的時裝秀,即公開表彰合作的印度工坊 Chanakya,並強調工匠的重要性。Nike 與印度品牌 NorBlack NorWhite 合作推出的系列,也因真誠致敬傳統紮染技術而廣受好評。然而,多數情況下,正如時尚評論帳號 Diet Sabya 所言:「品牌願意承認印度是生產基地,但很少承認這裡是創意發源地。我們不只做工,我們也創造。」

此次不只是一次設計爭議,而是映照出印度文化長期在全球時尚界中被邊緣化的現實。對於擁有豐富文化工藝遺產與創造力的印度來說,真正的挑戰是讓世界看到它不只是供應鏈,更是靈感的起點與價值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