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福特級(Gerald R. Ford-class)核動力航空母艦2號艦「甘迺迪號(USS John F. Kennedy CVN-79)」因先進阻攔系統(AAG)認證及先進武器升降機(AWE)問題,交付日期將從原定的2025年7月推遲至2027年3月。這項誤導將使美國海軍在2026年5月「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退役後,航艦數量降至10艘,可能影響艦隊部署。也讓中國航艦「福建號(舷號18)」可能「後發先至」,突顯美中兩國造船工業的差距。

紀錄顯示,「甘迺迪號」於2015年7月正式建造,配備F-35C戰機適應技術及電磁飛機彈射系統(EMALS)與先進攔截索(AAG)。但與首艦「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CVN-78)」相同,出現先進阻攔系統、先進武器升降機的技術問題;再加上Covid-19疫情後供應鏈瓶頸及船廠勞動力短缺,使交艦時間後延至2027年,甚至比首艦「福特號」的2009年11月開工至2017年7月服役的7年8個月建造期更長,只比加上福特號約5年的後交付測試與調整(Post-Delivery Test and Trials,PDT&T)的12年11個月稍短。而除了電磁彈射系統問題獲得解決,另2項同樣的問題在2號艦重現,顯見船廠造艦經驗可能出現斷層落差。

全站首選:台南逾4萬8千多戶仍停電 黃偉哲臉書灌5千多則留言抱怨

相較之下,中國「福建號」航艦於2016年2月開工,2022年6月下水,同樣採用電磁彈射系統,技術上「號稱」與福特級相當。並於2024年5月展開首次海試,測試動力系統、電磁彈射及阻攔裝置,預計2026年服役,進度顯著快於甘迺迪號。從公開資料及經驗判斷,中國航艦技術成熟度可能不如美國,沒有先進阻攔系統和武器升降機的配合使戰力大打折扣;雖然難以類比,但「福建號」作為該型艦首艦,建造與測試效率顯示中國造船能力的提升。

美國航艦在作戰經驗與系統整合上具有優勢,但中國在建造速度與成本控制上展現競爭力。福建號「後發先至」的差距反映兩國海軍現代化策略的差異,對未來海上力量平衡具有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