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南長沙國防科技大學近日公開一款蚊子大小的無人機,據稱可在不被察覺的情況下執行偵察任務,該學校研究人員表示,這種微型機器人特別適合在戰場上進行資訊偵察等特殊任務。
專家認為,中國正努力要在「智慧戰爭」中搶得先機,尤其在人工智慧與非對稱作戰領域,小型無人機能為中國在面對傳統大型部隊時提供一種戰略優勢。
當前熱搜:習近平失勢了? 中共中央政治局新設決策機構 引發權力變動猜測 美退將這樣說......
長2公分、寬3公分、重不到0.2克 具水下與空中飛行能力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研發的蚊子無人機長度僅 2 公分,寬度 3 公分,重量不到 0.2 克,體積和一枚硬幣差不多,有兩片扁平翅膀與四條細如刀刃的腿,部分版本甚至具備水下游泳與空中飛行的雙重能力。
從公開的影像可見,這台無人機幾乎像無重般懸在研究人員手指之間。
雖然這款蚊子無人機意味著中國展示自身挑戰微型化的極限,但類似的微型機器人研發在其他國家也早有進展。
例如,美國哈佛大學微型機器人實驗室所研發的機器蜜蜂(RoboBee),為另一種昆蟲型機器人,機器蜜蜂翅膀每秒能拍動 120 次。
這類機器人的目標是未來能以群體形式協助救災或人工授粉等任務,此外,機器蜜蜂也具備多元用途,包括監視與環境監測等。

微型無人機已在戰場運用
在軍事領域方面,略大一些的微型無人機如黑色大黃蜂(Black Hornet),其大小如手掌,甚至能裝進口袋中,外型類似迷你直升機。
最初由挪威開發,現由 Teledyne FLIR Defense 生產,已被數十個軍隊用於強化戰場情資掌握。黑色大黃蜂儘管比蚊型無人機略大,仍具低可見度的特性,同時可克服微型無人機常見的運作限制。
最新的 Black Hornet 4 可傳送熱影像、最遠飛行達 2 英里,且可在空中停留超過 30 分鐘。自從 2022 年俄羅斯入侵以來,烏克蘭特種作戰部隊便在庫斯克地區運用黑色大黃蜂進行偵察任務。
此外,自 2006 年起,美國國防部旗下的高機密研發單位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也致力於發展混合型昆蟲無人機,將微型電子元件植入活體昆蟲中。
這些「生化機器昆蟲」可透過電刺激控制,例如蟑螂與甲蟲等昆蟲成為潛入監視用途的工具。

偵監、情蒐 成個人與集團犯罪使用
另一方面,蚊子無人機用途不只侷限於國防,技術也可能釋出給民間,但喬治城大學(Georgetown University)安全與新興科技中心(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研究員布雷斯尼克(Sam Bresnick)說:「一般民眾可能會拿來偷窺鄰居或監控特定人士。犯罪分子甚至可能用它來潛入公司或住家,觀察目標輸入密碼等行為。」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資深國際防務研究員希斯(Timothy Heath)也認為說:「如果中國能量產這種蚊子大小的無人機,應該會傾向將它們用於情報蒐集、監視與偵察等任務,尤其是那些大型無人機無法進入的空間,例如室內場域,」
蚊子無人機缺點:電池壽命不長 飛行距離短⋯⋯
儘管蚊子無人機潛力可觀,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像這款這種極微小機種,目前在戰場上的實際用途仍相當有限。
美國非營利組織杜魯門國安計畫(Truman National Security Project)資深研究員 Bryce Barros 說:「由於容量有限、飛行距離短、電池壽命可能不長,這款蚊子大小無人機對戰時偵察的影響應該相當有限。」
此外,希斯還認為,若要長時間進行監控,操作者必須不斷替換無人機、充電、重新部署,並同時整理收集到的資料,而這一切都得在靠近目標的範圍內完成。
無人機的微型化趨勢 軍民兩用與非對稱作戰
另一方面,許多高度安全的設施內都設有無線通訊干擾系統,即便無人機能夠穿過窗縫飛入,也可能因無法接收指令而失效。
科技進步讓感測器、電池與其他零組件能夠裝入越來越小的機身中,使無人機得以朝向更輕巧、精密的方向發展。
微型化帶來各種可能性,長期來看可能可成為低成本飛彈替代方案,到應用於搜救行動等,但同時也引發對個人隱私與犯罪濫用的疑慮。
而中國軍方此次發表的蚊子無人機中最值得關注的,或許是這類無人機如何被中國納入「軍民兩用無人機」戰略,小型無人機如何能為中國在面對傳統大型部隊時提供戰略優勢。
發展無人機、人工智慧與非對稱作戰領域即是中國發展智慧戰爭的拼圖之一。
中國意圖「在智慧戰爭中搶得先機」
中國確實稍早也發表一款外型酷似保溫瓶的微型無人機,重量不到一公斤,設計用途為支援解放軍步兵部隊作戰。
儘管體積輕巧,這款無人機因採用同軸雙旋翼設計,可承載相當於自身重量兩倍的物資,內建神經處理器具備人工智慧引功能,讓單一操控者能同時指揮多架無人機。
這款被中國宣稱為「首創」的無人機,具備靜音飛行、可折疊旋翼與模組化彈艙設計,能因應偵察與攻擊任務。
在攻擊模式下,最多可搭載三枚手榴彈,並能用 35 公釐榴彈發射器投射升空,快速展開行動並延伸打擊距離。據中國官方指出,這項新武器是無人作戰編組技術「階段性躍升」的一環,體現在「智慧戰爭中搶得先機」的軍事戰略。

無人機使用以AI強化作戰能力 納入智慧戰爭
所謂「智慧戰爭」指的是中國構想中的新一代作戰型態,強調廣泛整合人工智慧與自主技術,讓人機協作應用在軍事中。
中國正從原先強調「資訊化」的作戰方式(即取得與維持資訊優勢)轉向「智慧化」,目標是在軍事各領域運用先進科技,包括全面強化無人機應用、並以人工智慧技術強化網路與電子作戰能力。
美國國防部在 2020 年呈交國會的報告中便曾指出,解放軍在推動智慧化系統方面,仍面臨「招募、訓練與留任具備高度技術能力人員」的結構性挑戰。
然而 4 年後,五角大廈於最新年度報告中指出,儘管解放軍內部仍存在貪腐問題,中國軍力、戰備與作戰能力卻已大幅成長,特別是報告中也提到:
「(中國)先進的小型無人載具系統在軍民領域日益普及,而中國還是各類無人載具與零組件的主要出口國。」
作者:艾格姆,報呱特約主編。
延伸閱讀:
台美無人機合作!引進美國援烏技術 中科院打造自主防衛力量
應對2027衝突》美國抗中新戰略 「大量易做便宜機動致命」的反艦武器
抗中保台的不對稱作戰 無人載具創造入侵者的地獄景象
戰場無人 無人戰場》陳柏宏:台灣無人機發展以及未來防衛挑戰
戰場無人 無人戰場》陳冠憲:台灣無人機的優勢與挑戰
美中限制AI在軍事運用?中國正關注「神風無人機」的俄烏實戰經驗
中國的如意算盤?援俄致命武器的風險、吸收經驗精進戰略思維
路透社:中國軍方論台海戰爭首重無人機、忌憚標槍飛彈、星鏈衛星
知己知彼》中國從俄烏戰爭學到什麼?
中國大疆遊說美議員反無人機法案 烏克蘭自製無人機力搏援俄中製無人機
參考來源:
2025/06/25 Newsweek China Military Unveils Mosquito-Sized Drones for 'Special Missions'
2025/06/24 The Telegraph China unveils mosquito-sized drone
2025/06/25 Independent China builds mosquito-sized spy drone
2025/05/02 The Defense Post China Unveils Micro-Drone to ‘Gain Early Edge in Intelligent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