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緊盯民進黨立委沈伯洋父親在中國經商議題,讓總統賴清德出面聲援,定調為抹黑沈伯洋的認知操作,更指「中國官方的操作目的當然是為了反罷免」。國民黨立委許宇甄今(13日)則於立法院國是論壇表示,賴清德若繼續將政黨忠誠凌駕於國家責任之上,將批評聲音一律視為敵對勢力,台灣民主真正的危機,就不在外部,而在內部。是誰在破壞台灣的民主?答案不言自明。
許宇甄表示,賴清德近日出面譴責中國官媒對沈伯洋的批評,聲稱這是對台灣民主的攻擊,卻對社會合理質疑沈伯洋家庭背景的聲音選擇性失聰。賴清德的發言,不僅未對關鍵事實作出澄清,反而將所有質疑一律打為「中國抹黑」、「境外認知作戰」,形同為自家人遮掩爭議、轉移焦點,暴露出民進黨長期以來習慣性操弄雙重標準與政治特權的本質。
當前熱搜:幕後》傅崐萁企圖打壓「護國大繞境」!知情人士:「魏家」頂住壓力
許宇甄表示,沈伯洋的父親多年來深耕中國市場,於當地設立公司、長期經商。這樣的背景若發生在任何一位國民黨立委或藍營企業主身上,民進黨與親綠媒體勢必群起攻之,鋪天蓋地抹上「賺紅錢」、「紅色滲透」、「親中賣台」等標籤。然而,當事人一旦換成民進黨立委,總統不僅未要求調查、釐清事實,反倒親自背書,硬是將爭議政治化,將合理質疑妖魔化。
許宇甄更指,賴清德此番選擇性護航,實質上已不再只是政黨之爭,而是動用總統職權與國安語言打壓異議,滑入思想審查與輿論封鎖的危險邊緣。賴清德將一切不利於執政黨的聲音標記為「敵意訊息」、將質疑者貶為「境外協力者」,其邏輯與冷戰時期的麥卡錫主義如出一轍,誰提出問題,誰就是敵人。
許宇甄痛斥,當國家元首親自為特定立委定調「無辜」、否定社會監督的正當性,民主就不再是制度,而成了特權者手中的工具。民進黨一方面高舉「反中抗中」大旗,另一方面卻默許與中國利益深度糾葛的自家人全身而退,這種政治選擇性與道德雙標,不僅踐踏民主,更是對全民智商的侮辱。
許宇甄表示,台灣社會不缺監督的勇氣,缺的是一個能被監督的政府。真正的民主,不在於誰口中喊得最大聲,而在於制度能否承受質疑、能否分清政黨與國家、能否讓所有人一視同仁。當執政者把「質疑」視為「背叛」,把批評視為「滲透」,那麼威權的陰影,就不是來自北京,而是生長在台北總統府的屋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