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新聞》報導,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BYD),因「0公里二手車」爭議而引發輿論風暴。據《路透社》報導,中國商務部將今(28)日下午召開閉門會議,與包含比亞迪、東風汽車在內的多家車廠及行業協會代表會面,研商新車註冊即轉售為二手車的違規行為。

據媒體披露,部分車企經銷商會將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進行上牌註冊,藉此列入已售車輛統計,隨後再透過二手車流通平台轉售。 圖:擷取自比亞迪官方直播

時事評論員蔡慎坤引述最新財報數據指出,比亞迪於今年 1 至 4 月共生產汽車 1,012萬輛,較去年同期增長 11%;同期銷售收入達人民幣 3兆 2,552億元,年增 7%;不過銷售成本也相應升高至 2兆 8,636億元,增幅 8%,最終利潤僅為 1,32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1%。整體利潤率僅為4.1%,專家認為,其毛利遭擠壓、獲利能力轉弱,雖產銷數字依舊亮眼,但市場對其數據真實性也逐漸產生質疑。

話題延燒:如歐美遲不表態 就要找中國了! 「這國」稀土礦產豐 但需國際合作開採

根據《財經真相》與《亞洲金融》等媒體披露,多位行業知情人士指出,部分車企經銷商會將庫存時間較長的新車進行上牌註冊,藉此列入已售車輛統計,隨後再透過二手車流通平台轉售。「0公里二手車」銷售模式,在數千家銷售渠道中被廣泛採用,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日前也坦言,經銷商為了去化庫存與壓力,早已將此作法視為常態。

《亞洲金融》更進一步爆出比亞迪部分新車被「藏進爛尾樓」以躲避市場監管與統計盤查。 圖:AFP

不僅如此,《亞洲金融》更進一步爆出比亞迪部分新車被「藏進爛尾樓」,以躲避市場監管與統計盤查,引發對其內部財務操作的質疑。報導指出,儘管比亞迪長期受到國際投資人如巴菲特與芒格的背書,但其債務規模與財務風險恐已逼近,甚至超越中國另一個爭議企業恆大地產。有評論直言,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所面臨的風險與壓力,恐不亞於許家印當年的高槓桿擴張。

而此次商務部的約談不僅針對比亞迪,也涵蓋東風汽車等多家企業,官方也將進一步釐清該銷售模式是否違反現行消費者權益與銷售合規規定,並要求企業就庫存與銷售數據進行公開說明。

比亞迪過去幾年來被視為中國新能源戰略的指標企業,但在國內外競爭者壓力與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規模擴張與財務透明,將成為左右其長期發展的關鍵因素。

中國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因「0公里二手車」爭議而引發輿論風暴。   圖:翻攝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