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即將進入三階投票,目前罷藍與罷綠二階連署的比數暫時維持31:0,罷藍的公民團體遙遙領先,國民黨主導的罷綠行動因為死亡連署、偽造文書等違法爭議,使得後續的二階連署困難重重。雖然罷藍連署仍有極少數地區需要補件,但對戰雙方最後進入罷免投票的比例,一定還是非常懸殊。
這次大罷免之所以風起雲湧,肇因於藍白多數的立法院親中舔共,毀憲亂政,又濫砍總預算,企圖癱瘓民選政府的運作,因此激起民眾保衛台灣的危機感。既然大罷免的主訴求是反共保台,改變立法院生態就是最高的戰略目標。但是,究竟第三階段要罷免掉幾席藍委,才能夠改變立法院的生態?
精選報導:朱立倫願交棒黨主席「重用傅崐萁是最大敗筆」 黃帝穎列對台3大危害
立法院的立委總共有113席,過半優勢是57席。目前立法院民進黨立委只有51席,而國民黨黨團有52席,加上親藍的2席無黨籍,以及民眾黨的8席,在野聯盟共有62席。做一個簡單的算術:57-51=6,也就是最低消費是必須罷掉6席藍委,而且改選時民進黨或反共保台派還必須6席全勝,才能勉強拿下國會脆弱多數。
可是如果罷免的目標設在低標6席,至少會有三大風險:第一,改選的結果未必有把握全贏,只要輸掉任何一席,就無法改變國會生態,免疫後的藍白立委勢必會變本加厲,更加為所欲為;其次,即使6席全拿,未來反共派在立法院還是脆弱多數,由韓國瑜當院長的立法院,已經沒有任何程序正義可言的情況下,將來藍白還是有可能以突襲、扭曲程序的方式繼續惡搞,國家仍無寧日;第三,罷免後、改選前的空窗期會異常危險,因為在野聯盟共有62席,減掉6席之後還有56席,仍然大於民進黨的51席,而經過罷免投票後倖存的藍白立委,在這一至三個月的改選空窗期內,必然是一台載滿喪屍的失速列車。
因此,我們需要再做一道簡單的數學題:62-51=11!三階投票罷免藍委至少要罷掉11席以上,才能確保即使在改選的空窗期內,也不會讓藍白有機可乘,繼續亂政。
至於要罷免立法院長韓國瑜需要罷掉幾席藍委?根據《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投票及開票辦法》第8條的規定,必須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立委提議,並由出席三分之二以上的立委同意並通過,才得以改選立法院長與副院長。如果用全額113席立委計算,必須要有76席立委同意,才能罷免韓國瑜。以此計算,反共保台派必須成功罷免並全數勝選25席以上,台灣才有機會終結韓總機的鬧劇。這個門檻看起來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不過前面所提到的《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投票及開票辦法》,在法律位階上屬於最低的命令階層,並非不可修改。如果把改選院長的門檻改為二分之一,罷免韓國瑜也未必如此遙不可及。更何況,倒閣要求撤換行政院長只要二分之一立委同意就成立,憑甚麼立法院長卻要用三分之二的高門檻來保護?修法有絕對的正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