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參謀長日前公開展示代號為 YFQ-42A 的無人機照片,象徵五角大廈的「協作戰鬥機計畫(CCA)」正式邁入實驗轉實戰階段。這款號稱全球首度亮相的「忠誠僚機」,不僅是美國空軍未來空戰網路化戰術的關鍵節點,更是美方針對中國機隊規模快速擴張,所佈局的核心反制方案。
據中國媒體《栗子評述》分析,五角大廈的構想是,利用造價可能僅為 F-35 十分之一的無人僚機,作為第六代戰機 F-47 的「盾牌」與「劍尖」,結合人工智慧、電子戰模組與高機動飛行能力,形成「以少制多」的戰術網絡。在 F-47 超過 1852 公里的作戰半徑加持下,這批可從關島起飛的無人機蜂群,將具備覆蓋整個南海的打擊範圍。
延燒焦點:跪著當「小老弟」也逃不掉! 普丁恢復蘇聯版圖曝光 他稱:將吞併烏與白俄
然而,中國的追趕速度也不容小覷。儘管航空引擎仍是缺陷,但在無人機集群控制與反隱形雷達技術兩大領域,中國已展現「彎道超車」的潛力。早在 2022 年,央視便曾曝光殲-20 與 GJ-11 無人機編隊飛行的 CG 畫面,顯示類似美軍 MUM-T (有人-無人協同作戰)的研究已進行多年。去年珠海航展中, YLC-8E 雷達更自稱能偵測隱身戰機,顯示中國正積極部署針對美軍蜂群戰術的破解工具。

台海若爆發衝突,雙方技術與戰術的優劣將全面攤牌。屆時美軍 F-47 可能從巴士海峽外圍釋放數十架配備電子戰模組的 CCA 無人機,癱瘓台灣防空系統;而中共解放軍則可能以反輻射導彈攻擊指揮節點,並派遣殲-20 發射霹靂-21 遠程導彈鎖定美軍後方支援機型,實施「斬首式」雙線打擊。
這場競賽背後,更是國力與工業體系的較量。美方雖計畫於 2029 年前部署上千架 CCA 無人機,但 NGAD (下一代空優戰機)計畫的預算壓力與 F-35 持續延宕的交付問題仍是隱憂。相比之下,中國雖然在某些技術層面仍落後,但憑藉成飛與沈飛的龐大產能,具備戰時「高頻率出貨」的能力。
這場角力不僅是科技之爭,更是軍事哲學的對抗。美軍延續「技術代差壓制」的思維,追求打造第六代空戰神話;解放軍則以體系破擊為戰略核心,發展反衛星、高超音速與自殺式無人機等非對稱手段,試圖以低成本戰術削弱美方的昂貴科技優勢。

中國在無人機戰場可能祭出更極端的戰術,例如使用自殺式無人機群淹沒航母戰鬥群的防空火力網。 圖:翻攝自 栗子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