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連假即將展開,疾管署提醒家長與孩童應注意個人衛生與防疫行為,避免腸病毒在返鄉與出遊期間擴散。本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為4,911人,連續7週呈現緩升趨勢,疾管署呼籲,落實勤洗手、生病應居家休息,是防堵病毒趴趴走的基本原則。

依據第21週(5月18日至5月24日)監測資料,國內腸病毒就診人數比前一週增加1.4%,從4,843人上升至4,911人。實驗室近四週分析結果顯示,近期最常見的病毒型別為伊科病毒11型,其次為克沙奇A16、A2與A6型,亦偵測到其他型別個案。

熱議話題:美債殖利率攀升! 美股道瓊跌244點、輝達財報公布盤後一度漲逾5%

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已累計出現4例併發重症確診,其中3人不幸死亡。病原型別分別為伊科病毒11型3例、克沙奇B5型1例,當中有2例為未滿1個月的新生兒。疾管署提醒,嬰幼兒為高風險族群,尤其需警覺重症前兆。

常見的腸病毒重症徵兆包含:嗜睡、精神不濟、意識模糊、四肢無力、肌抽躍、無明顯原因的驚嚇反應、持續性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異常。如家中嬰幼兒出現上述情況,應立即就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疾管署指出,腸病毒的高峰期通常落在春末夏初,而連假期間人流與孩童互動頻繁,更可能提高病毒傳播風險。建議孩童進出室內遊戲場等密閉公共空間時,應在使用設施前後以肥皂正確清洗雙手,避免病毒經由手部接觸傳播。

此外,兒童活動場所的業者應定期進行清潔與消毒。需注意的是,酒精對腸病毒的消毒效果有限,疾管署建議改用濃度500ppm的含氯漂白水進行清潔。使用方式為將100毫升家庭用漂白水加入10公升清水中,用於擦拭環境或玩具等表面,靜置10分鐘後再以清水擦拭乾淨,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為協助民眾辨識與防範腸病毒感染,疾管署已製作相關宣導素材,包括海報、單張與影片等,可至疾管署官網下載查閱。如有疑問,也可撥打防疫免付費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幼童為重症高危險群,防疫應從日常做起,除了勤洗手與生病在家外,也應重視早期警訊,以守住家庭健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