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官方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今天(26日)發布訊息,稱美國海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航空母艦,結束馬來西亞巴生港(Port Klang)4天停駐訪問,25日離港經新加坡海峽進入南海,26日最新位置在印尼與馬來西亞交界海域。同行的還有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驅逐艦「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 DDG-54)」。紀錄顯示,尼米茲號航艦打擊群4月下旬抵達菲律賓東側海域,5月初經巴士海峽進入南海,5月中旬進入麻六甲海峽,18日掉頭折返,21日停靠巴生港,26日重返南海,顯示美軍在該區域的持續軍事存在與高頻活動。
「尼米茲」號為美國海軍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的首艦,1972年下水,具備強大的遠洋作戰能力,搭載艦載機可執行多任務作戰。根據公開資訊,美軍航艦打擊群此次行動可能包括水面、空中及水下聯合演練,旨在強化區域威懾力與應對能力。此舉正值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且與中國解放軍遼寧艦編隊近期在菲律賓海的活動形成對峙態勢,引發外界對南海局勢的高度關注。
現正最夯:目送柯文哲情緒崩潰 張啓楷曝陳佩琪吶喊:「真相越來越清楚,怎還不放人?」
軍事觀察人士指出,美軍航艦頻繁進出南海,特別是經新加坡海峽與印馬交界海域的戰略部署,可能意在展示對區域盟友的支持,並對中國在南海的軍事活動形成牽制。然而,頻繁的軍事行動也可能加劇地區緊張情勢。根據過往紀錄,「尼米茲」號曾於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中巡弋台海,顯示其在亞太地區的戰略角色。美軍此次行動是否與近期解放軍「冷啟動」戰術或補給艦常態化部署有關,仍待進一步觀察。

中國半官方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26日發布訊息,稱美國海軍「尼米茲號(CVN-68)」航空母艦重返南海,最新位置在印尼與馬來西亞交界海域。 圖:翻攝「X」@SCS_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