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路上流傳5月15日國際網站顯示「台中電廠上空紅色煙霧」並稱二氧化硫濃度逼近火山等級,引發空氣污染疑慮。環境部澄清該圖為氣象模式模擬結果,與實際地面空品數據無法直接對應,籲民眾不必恐慌,且環境部調閱5月10日至18日間中部空品區的監測資料,均無空品惡化情形。
環境部指出,近日媒體報導引用的圖像,其實是氣象模式預測出的「二氧化硫總氣柱含量」,並非反映地面實際濃度。該資料單位為每平方公尺毫克數(mg/m²),代表自地表至高空的整個大氣垂直方向上,某一地點總共累積的SO₂總量。這樣的模擬圖僅提供視覺化參考,無法直接反映民眾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程度,與實際地面濃度ppm單位不同,兩者並無可比性。
當前熱搜:江雅綺假學歷挨轟 劉靜怡:大家最愛的不就是偽造文書這題嗎?
為釐清實際狀況,環境部調閱5月10日至18日間中部空品區的監測資料,發現二氧化硫(SO₂)、二氧化氮(NO₂)以及細懸浮微粒(PM2.5)數值皆未出現明顯上升或異常變動。上述污染物的空氣品質指標(AQI)均落在良好至普通等級範圍內,顯示當時並無空品惡化情形。
同時,依據規定,大型污染源的排放管道已設有連續自動監測設備,監測數據持續公開上網,供民眾查詢。為強化空品監控,中部空品區設有13座國家級空氣品質監測站,全天候即時紀錄環境空氣變化。環境部強調,能反映空氣品質變化的,應是這些監測站的實測數據,民眾若想掌握準確資訊,應以官方公布資料為依據。
環境部進一步表示,若未來出現空品異常,將會即時發布相關預警並啟動因應措施,確保民眾健康不受威脅。同時也呼籲勿被缺乏背景說明的圖示誤導,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誤解。

中部空品區各測站NO2小時濃度值。 圖:環境部/提供

中部空品區各測站PM2.5日平均濃度值。 圖:環境部/提供

中部空品區各測站SO2小時濃度值。 圖:環境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