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賴清德總統就職滿一週年,在這一年當中,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無論是內政或國際局勢比起陳水扁和蔡英文兩任總統都還要險峻,可以說是支持與批評聲浪並存的局面。不過賴政府這一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高達4.59%,名列亞洲四小龍之首,成績超越美國、日本及歐盟主要國家,這點值得慶賀。
根據最近民調顯示,民進黨自己公布民調顯示,賴清德整體施政滿意度是57.3%,其中在國防政策滿意度高達64.5%,維護台灣主權的滿意度為63.9% 。
持續更新:賴清德中台「併購說」適當嗎?林佳龍:這是比喻、不是大小就可以被併
不過TVBS民調顯示,賴清德的施政滿意度為32%,不滿意度達55%,可以說創下歷次調查新低點。其中按照年齡層來分析,50至59歲族群的不滿意度高達63%,這個族群被視為過去是支持民進黨的「學運世代」出現反彈 。在其施政方面,在國防安全及主權維護上面,針對國防政策和維護台灣主權維護上獲得較高的滿意度,顯示這個議題取得多數民眾支持。
在兩岸關係與外交上,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主張,結果引發中國大陸軍演恫嚇。不過日前賴總統接受網紅專訪時,提出大公司、小公司的「兩岸併購論」,今日被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嘲諷原來從今以後兩岸不可以再講「統一」,只能講「併購」,兩岸之間條件還沒有談攏,現在賴清德就在等條件價格好的時候,再把台灣賣掉。雖然專訪披露後,總統府馬上予以更正,強調這非總統本意,就算是總統「口誤」,但已經被在野黨抓到小辮子,此一風波,恐怕不會這樣快就善了。
面對中國每天軍演威脅,民眾的心情猶如溫水煮青蛙,社會呈現「馬照跑、舞照跳」的心態,這一點是最令人憂心的,雖說國防部針對後備軍人的教召,已經較過去延長時間,但如何加強民眾認清兩岸敵對狀態的務實作法,這是賴政府必須要做的事。
無論如何,賴政府在兩岸方面,在維持主權立場的前提下,仍然要開放性地表達「願意在對等尊嚴下交流」,營造談判空間。
在國際連結方面,必須強化與美日歐等民主夥伴的關係,除此之外,也要與東南亞、印度等中立或友好國家的戰略合作,藉此拓展經貿及台灣的安全支點。
台灣這次面對台美關稅談判下,截至2025年5月,我正積極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以因應對美方在4月2日宣布對台灣要課徵32%「對等關稅」所帶來的經濟衝擊。這項關稅政策對台灣以出口導向的經濟,造成重大的挑戰,預估恐怕導致對美出口要減少63%,這相當GDP縮減大約3.8% 。
而台灣如何因應對正在談判中的美國高額關稅,雖然總統提出五大因應策略,強調政府將與民間合作,希望透過談判爭取改善關稅條件,並提供產業支持計劃,以維持經濟穩定,但如果無法達成預定目標,高關稅對台灣經濟、產業及社會安定將造成重大影響 。尤其應該針對特定產品例如半導體、藥品等尋求關稅豁免,並降低非關稅貿易障礙,才能維持我產業競爭力 。
在內政方面,有關賴政府的政策當中,大學生教育補助及房屋租金補貼,這兩點對於基層民眾是最為有感的青年政策,如果家裡有兩個唸私立大學的孩子,有政府的學費與租金補貼,父母肩頭重擔立即少了一大半。
再來有關青年住房與低薪問題,社會住宅興建進度透明化,才能讓民眾有所瞭解,目前社會住宅達成率仍是落後。如果青年在政府補助下也買不起房子,政府是否仿效歐洲國家的住房政策,祭出「只租不賣」的作法,這也是解決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否則在大都會城市當中,到底有幾個年輕人在普遍低薪的情況下,可以買得起房子。
相關能源政策方面,核三廠在本月17日走入歷史,在台電發電結構中,火力發電可以說是「火力全開」高達87%,這以後台灣發電變貴又污染空氣,如何提供穩定綠能,成為賴政府必須嚴肅思考的議題。
綠營人士在意的「國家主權」、「中國滲透」、「藍白亂政」、「轉型正義」等議題,其中針對「轉型正義」部分,立法院新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未納入「白色恐怖記憶日」,政院表達遺憾,強調行政院推動「白色恐怖記憶日」態度立場不變。但環顧這一年,對於民間團體提出的各項主張,賴政府有提過「檔案開放」和「不義遺址條例修正」,但是看不到具體進展。
自從總統選舉,藍營嘲諷賴清德是「台獨金孫」,從此之後,賴清德似乎刻意迴避參與獨派的活動或回應獨派的主張,曾經自詡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最後卻是與獨派成為距離最遠的陌生人,獨派人士仍抱持著對賴總統深深的期望,一年來謙默不語,希望給賴時間執政,但最近「兩岸併購論」,恐怕獨派也無法再不語了。
就算立院此刻無法納入放假的「白色恐怖記憶日」,實際上,賴清德總統也可以透過行政權落實在歷史真相的揭露及教育下一代,首先完整地公開威權時期所有政治檔案,徹底開放國安局、調查局、警總等機構的歷史檔案,尤其有關政治案件與人權迫害資料。
再者推動課綱改革及社會教育,在高中及大學課程中強化白色恐怖和二二八事件等內容,讓轉型正義成為全民的共同記憶,這些都是可以做的。還有轉型正義法制化中正紀念堂轉型,因為「台灣不需要獨裁者紀念堂」。
四年總統任期很快就會過去,還好現在才是賴總統的第一年,還有時間來強化下一步的「轉型正義」,切勿停留於宣示階段「口惠而實不至」,不要再讓倖存的政治受害者吶喊指著中正紀念堂「為何228事件元兇,還在那裡受人膜拜啊!」這是多麼令人心痛的事!
國民黨嘲諷賴清德最亮眼就屬司法成績單,包括搜索、收押及清算國民黨,不過民眾會支持只要有證據就該辦的司法正義;但無論如何,執政的是民進黨,國家要繼續往前走下去,政府也是有責任去修補社會對立的裂痕、強化民意的溝通,這是政府該負的責任。除此之外,政府也應該擘畫中長期執政藍圖,設定施政優先順序,讓大家清楚知道政府的施政順序,以穩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