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日與宿敵伊朗針對核協議出現突破性的發展,對伊朗的石油出口制裁可能隨之緩解。路透社(Reuters)稍早報導,中國的私營煉油廠(俗稱「茶壺煉油廠」)可能因此遭到摧毀。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川普對伊朗採取「極限施壓」措施加強經濟制裁,同時就德黑蘭核計畫進行直接高層會談。上週,川普表示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如果達成突破性協議,幾乎肯定會包括廢除美國對伊朗石油工業的諸多經濟限制,將對全球能源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精選報導:「川普中東行一箭數鵰」謝金河:一口氣翻轉了中國一帶一路的布局

報導指出,自2018年川普退出伊朗核協議以來,美國一直對伊朗石油工業實施嚴厲制裁。

分析公司 克普勒(Kpler) 的數據顯示,伊朗出口量在 2018 年 5 月達到每天 280 萬桶,一路跌到 2020 年 5 月跌至每天 15 萬桶的低點,隨後穩步回升,在 2025 年至平均每天 165 萬桶左右。

中國私營煉油廠近年來一直是伊朗原油的主要買家,原因是受到巨額折扣的吸引。這些小型獨立煉油廠集中在山東省東部,產能約每天400萬桶,約佔中國總煉油廠產能的1/5。

近年來,大量受制裁的原油透過複雜的空殼公司網路和所謂的「黑船隊」(dark fleet)由不同的船隻轉運原油,以掩蓋其來源,進入中國。

報導指出,中國海關官方數據顯示中國沒有進口任何伊朗石油,因此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的具體總量尚不清楚。然而,克普勒公司利用船舶追蹤和衛星技術估計,去年伊朗每日賣出的160萬桶石油,中國進口了其中的77%。

今年迄今為止,中國佔伊朗石油出口平均約為50%,這可能是由於美國針對山東省幾家私營煉油廠和港口營運商實施的新制裁所致。這項理論得到了以下事實的支持:滯留在海上船隻上而非卸下的伊朗原油數量已達到自2023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如果制裁放鬆,這些原油將迅速出售。

伊朗的產量也可能會迅速增加。

報導指出,面對西方制裁不斷升級,伊朗石油產業展現了驚人的韌性,根據石油輸出國組織的數據,2024 年伊朗原油產量平均為每日330 萬桶。制裁解除後六個月內產量可能每天增加50萬桶。

伊朗原油迅速重返全球市場不僅可能造成油價造下跌的壓力(油價已從1月每桶82美元的高點跌至目前的65美元左右),而且還會對中國的私營煉油廠造成沉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