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總統川普 4 月初挑起的關稅戰,中國迅速出招反制,其中針對中重稀土的出口管制措施備受國際矚目。中國對釤、釓、鋱、鏑、鎦、鈧、釔等七類中重稀土設立出口許可制度,成為中方重要的戰略籌碼。
英國《金融時報》5 月 18 日引述多方消息稱,儘管中方近日已批准部分對歐洲的稀土出口許可,但整體審批速度仍十分緩慢,供應難以跟上歐洲市場需求。一些歐洲業界人士憂心,這樣的進展恐將干擾全球供應鏈穩定,尤其對高科技與軍工產業構成威脅。
延燒焦點:(影) 印巴戰機空中對陣影片曝光! 傳她一人打下2架印機 被封「巴鐵女神」
德國工業聯合會執行董事沃爾夫岡·尼德馬克直言,「避免歐洲生產受損的時間窗口正迅速關閉」。美國企業也不安,包括特斯拉、福特與洛克希德·馬丁等製造商皆於近期向投資人表達對中國稀土出口政策的高度關切。
中國在全球稀土供應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根據相關數據,全球約 60% 的稀土由中國開採,90% 由中國精煉後出口,其中涵蓋大量美國進口。據《紐約時報》4 月報導,美國地質調查局列出的 50 種關鍵礦物中,有逾半數仰賴中國供應,尤其是對國防工業至關重要的 17 種稀土元素。
儘管中美於 5 月 12 日達成經貿協議,雙方承諾 90 天內逐步降低關稅,中方也表示將「視情況取消部分非關稅反制措施」,但外界仍未見具體政策鬆動跡象。《路透社》援引消息稱,中國並無意全面放寬稀土出口限制。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部分運往福斯汽車德國業務的稀土貨物已獲得出口許可,惟數量有限且審批繁瑣。許多歐洲企業對如何證明其稀土產品「不會轉售給美國」感到困惑,擔憂一旦誤觸條件恐失去進口資格。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亦曾透露,中國方面要求其確保工業用磁鐵不得用於軍事領域,並坦言這是一項挑戰。印度馬恆達汽車集團也指出,取得終端用途認證的流程並不明確,導致出口作業更加困難。
有業者坦言,中方對稀土用於軍事用途的出口極為敏感。四川成都的銀河磁鐵公司表示,凡涉及軍事應用的出口申請一律不予審理。這也直接影響到如 F-35 戰鬥機等軍事設備的稀土來源。
儘管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已備妥一整年的稀土庫存,並相信美國政府會保障其原料供應,業界仍憂心中國政策將導致長期供應瓶頸,迫使全球尋找替代來源與重構供應鏈。
另一方面,外界關注中國是否會放寬對美出口稀土。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5 月 16 日僅表示,具體問題應向主管部門查詢,未正面回應政策是否可能鬆動。
而近期中國打擊戰略礦產走私的行動亦被視為強化出口管制的訊號。中國商務部 5 月 12 日透露,一些境外機構與境內人士勾結,試圖透過走私繞過管制。為此,國家多部門已在廣東深圳啟動聯合行動,嚴防戰略礦產非法流出。

此外,針對網傳「南寧海關查獲稀土出口案件」,廣西南寧海關 5 月 19 日澄清指出,實為 600 公斤錫膏,並非稀土。該批貨物原訂出口泰國,但因公司未能提供含鉍產品所需出口許可,遭依法扣留。南寧海關強調,鉍為氮族元素,並不屬於稀土材料。
綜合外媒報導與中方舉措,中國在稀土出口議題上的強硬態度,已讓西方產業深感壓力。未來若中方延續現行政策,全球高科技與軍工領域將勢必面臨一場供應重整風暴。

F-35戰機 (前)的製造需要多種稀土原料。 圖 : 翻攝自 X

廣西南寧海關微信公眾號「南寧海關發布」5月19日發布說明。 圖:翻攝自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