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日(18日)放話,若各國在 90 天的暫停期內未能達成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將很快恢復到「互惠」水平。
「川普總統已經通知他們,如果你們不真誠地進行談判,你們的關稅待遇將回到 4 月 2 日的水準。」貝森特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表示,美國最注重與 18個「重要」貿易夥伴鞏固交易,也期盼能盡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他沒有透露何時會將關稅稅率恢復到先前的「對等稅率」。
精選報導:放話警告談判欠誠意國家「就課解放日稅率」美國財長:等著收信吧
今(19日)早,美國道瓊與納斯達克期貨指數走低,至上午 9:30 分,分別下跌 0.53%、1%,標普期貨則下挫 0.71%,以反映美國主權債信評等遭到穆迪(Moody)降評、以及高額關稅可能再起的警示。
川普自美國時間 4 月 2 日發表「解放日」演說,令全球市場震驚;隨後,總統宣布暫停實施為期 90 天的更高「對等關稅」,大多數國家在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時都面臨 10%基準關稅稅率;唯獨中國輸美商品關稅稅率,一度提高至145%。不過,隨著兩國持續進行高層貿易談判,美國暫時將對中商品的關稅稅率降至 30%、中國也將對美商品關稅從 125%降至 10%。
五月初,川普政府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框架,美國取消對英國的鋼鐵、汽車加徵關稅,英國市場將開放更多美國農產品進入。上週五,川普表示,各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不過,據《彭博社》報導引述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現任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客座高級研究員的史蒂芬奧爾森 (Stephen Olson)表示,「談判的態勢改變了」;認為許多國家關注了日內瓦談判的結果,並得出結論「川普開始意識到自己有點過度了」,儘管官員們不願公開表示其態度將有所強硬,但有些國家,尤其是一些大國已意識到,他們手中的牌比之前認為的要多,「可以放慢談判的步伐」。
關稅帶給企業主與消費者壓力
被問到川普關稅造成的衝擊和不確定性,貝森特回應,政府是採「不確定性」的談判策略。「假如給予其他國家過多的確定性,他們就會在談判中利用我們。我相信談判結束後,零售商、美國人民和美國工人都會受益。」
由於關稅稅率波動導致獲利成長的不確定,許多美國小型企業面臨成本飆升風險,而企業也可能透過提高售價,將關稅成本轉嫁給客戶,以避免利潤率遭到壓縮。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即是近期幾家警告將漲價的美商之一。對此,貝森特表示,沃爾瑪將承擔部分關稅,部分關稅才可能轉嫁給消費者。
當被問及關稅對依賴中國製造產品的小型企業的影響時,貝森特回答說,他認為美國「將持續以較低的關稅水平,與中國開展這些小企業所談論的產品貿易」。
美國喪失最後一個完美的信評
另一項對美國主權信評的衝擊是,國際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穆迪,上週五拔除了美國債務評級「AAA」至「Aa1」,加入另外兩家信評機構惠譽(Fitch)和標準普爾(S&P)的行列,該兩家分別在 2023 年、2011年下調了美國債務評等。
穆迪表示,由於國會對白宮預算法案陷入僵局,人們對美國不斷增長的 36兆美元債務感到擔憂,據負責任聯邦預算委員會估計,未來 10 年美國債務將激增 3.3兆美元。不過,貝森特週日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他「不太相信」穆迪的降級,甚至還稱此為一個「落後指標」。
評級下調可能會導致更多投資人認為向政府貸款風險更大,這可能導緻美國公債收益率上升。特別是 10 年期美國公債,影響各種資產、債務的定價,包括美國房屋的抵押貸款利率和世界各地簽訂的合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