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戶頭的入帳已經開始。上個月,美國從關稅中獲利163億美元。這比3月的 87.5 億美元相比,是成長了約 86%,而與去年同期相比,是超過兩倍以上。據彭博社的報導,「至少這是過去十年來最高的月份關稅收入。」

這是當然的結果。美國總統川普自上個月5日(當地時間)起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關稅。由於這產生了以前所不存在的稅金,所以收入增加乃是理所當然。根據耶魯大學預算研究所之統計,目前美國整體關稅的稅率為17.8%,是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準。由於關稅處於最高的水準,所以關稅收入當然也就不得不處於最高水準。

全站首選:林昶佐疑「閃兵」可外派芬蘭?張啓楷批勿政治任命 還提「不務正業」的他......

但問題在於《看不見的成本》。預算研究所最近在《現行關稅將永遠維持》的假設之下,就關稅對於經濟之影響做了評估。從2026年開始的10年內,關稅的收入將每年增加2,700億美元。但是,物價上漲將導致每個家庭每年平均喪失2,800美元的消費能力。對美國約 1.3 億個家庭來說,這就意味著喪失3,640 億美元的購買力。其所造成的損害已經超過了其收益。這就是所謂的 “貪小失大”。

但並沒有因為這樣事情就結束。美國的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也將下降,而失業率也將上升。勞動收入減少將導致稅收減少,而稅收減少又將導致社會福利支出增加,進而造成政府的支出增加。

川普政府的最終手段是國債。如果無法迅速償還債務的話,美國將陷入危險的債務水準,因此他說:即使從長遠來看「會失去更多」,但應該總動員在短期內可以使用的手段。

美國國債處於歷史高點是一個事實。總債務佔 GDP 的百分比,自二戰以後就到達創歷史紀錄的最高水準,此後就一直下降,但現在又再度回到了最高水準。

看起來,美國必須盡快減少這類債務的數量是確實的。華倫·巴菲特近日突然宣布退休時,他一方面批判川普貿易政策的同時,也表示「我們目前的財政赤字從長遠來看是持續不可能的」,「減少財政赤字雖然困難,但卻是必須解決的課題」。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多次表示,聯邦政府依然是停留在持續不可能的財政路上,需要採取措施加以糾正。

但是即使說:債務多,應該提前償還是一個《事實》,這不一定就能夠將川普的關稅政策加以正當化。如果一味只施行「七虧三盈」(保護主義貿易),而不是「七盈三虧」(自由貿易)的話,那麼經濟就會萎縮。

當你的收入減少,並且預計收入會減少時,那麼即使是同樣的債務,但這樣的債務將會更嚴重地被加以看待。

美國在最近與中國結束貿易談判之後,美國貿易代表傑米森·格里爾(Jamieson Lee Greer,)就適當的關稅稅率發表了如下的看法:「這個稅率不會是禁止貿易的水準,但同時也會迫使美國追求《減少貿易逆差》的目標。」其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一方面將關稅的正面效果做最大限度的發揮,同時最大限度地來減少其負面的影響。如果找不到這樣一條「細小而又狹窄」的道路的話,那麼川普關稅政策的失敗將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張正修/曾任考試委員、開南大學法律系系主任、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兼任副教授、台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