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緊張持續,位於印巴邊境的查摩(Jammu)已能感受到猛烈砲火,當地的台灣老師孫立偉,在機場關閉下,只能驚嚇地搭車撤離,在整整耗費13個小時後,終於在今天凌晨平安抵達德里。
印度7日凌晨發動「辛多爾行動」(Operation Sindoor),精準打擊巴基斯坦恐怖分子,巴基斯坦也不甘示弱,同樣朝印度開火,兩國緊張程度居高不下。
位於印度北部靠近印巴邊境的查摩8日晚間開始遭到攻擊,由於情況危急,獲教育部補助,在當地任教將滿3年的孫立偉9日上午驚嚇地緊急撤離,10日凌晨抵達德里後,目前暫留在印度台商總會暨德里台商會的會所避難。
孫立偉今天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的專訪,並與中央社記者分享他花了13小時才平安抵達德里的心路歷程。
孫立偉表示,從4月22日發生恐攻,一直到印度5月7日發動「辛多爾行動」,查摩的氣氛都還不太緊繃,當地人都說:「不會打起來啦,放心,這個不會有事啦,過一陣子就好了。」
但眼看情況似乎愈來愈危急,孫立偉在與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陳立穎等人商量後,認為「還是安全為重」,因此決定盡速撤離到德里。
孫立偉提到,查摩的情況在8日晚間急轉直下,但偏偏查摩當地機場7日就已經關閉,他只能急尋可靠的計程車,於9日上午包車離開查摩,在花了2萬盧比(約新台幣7000元)、擔心害怕中耗費13個小時才千辛萬苦抵達德里。
孫立偉說,這次撤退只帶了簡單的行囊,但他不忘使命,將原定10日進行的華語文能力測驗試卷,帶到德里交給陳立穎。孫立偉說:「8日早上學生問我,我還說華測會如期舉行,誰知道當晚情勢瞬間變得危急,只能趕快告訴學生考試延期,讓他們盡快疏散。」
即便撤離到德里,孫立偉仍與當地友人保持聯繫,隨時關心查摩的狀況,而他得到的訊息是:「昨晚的情況很糟,甚至連查摩(部分市區)都受到影響)。」
陳立穎表示,在恐攻發生後,陸續有幾處的華師反應,已經聽到戰機來來回回的聲音,所以一開始就預判,可能會有緊急情況發生,當時便告訴大家,若情況危急,就撤退到德里,目前印度有3處、共5位華師可能要撤離,「但希望情況不會變得那麼糟」。
陳立穎提到,8日與孫立偉通電時,已能聽到電話另一端傳來的爆炸聲,因此當下讓孫立偉準備撤離,在與駐印度代表葛葆萱報告、討論後,決定請台商會幫忙,讓撤退到德里的民眾暫時在會所落腳。
印度台商總會總會長、德里台商會會長何俊炘表示,印度台商總會德里會所有4個房間,以及充分的食物供應,緊急狀況可收容近10位由駐印度代表處安排的人員暫住,另外也可協調德里台商,提供廠區安置避難人員。
印度控制的克什米爾(Kashmir)4月22日發生恐攻,印度在發現涉案的恐怖分子中有巴基斯坦人後,陸續以外交、經濟、軍事手段回應,巴基斯坦也回擊,在印度5月7日的「辛多爾行動」後,兩國的對峙愈來愈嚴重。

在印度查摩教書的台灣老師孫立偉(右)因當地處於危險狀態,緊急撤離到德里,駐印度代表處教育組組長陳立穎(左)送上生活物資。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攝 114年5月10日

印度與巴基斯坦間的緊張持續,邊境的查摩直到8日晚間情況急轉直下之前,都還感受不到危急。圖為查摩一所學校。(孫立偉提供)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傳真 11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