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本月 8 日宣布與英國完成首個貿易協議。對此,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批評,「也許我們慶祝的太早了(maybe put the champagne back in the fridge)」,此項協議的象徵意義,可說是大於實際經濟意義。
CNN 指出,在數個排隊尋求貿易談判的國家之中,英國首先與美國完成了貿易協議;內容指出,「川普宣布將對英國進口關稅從 10%減少至 10%」,數字與其 4 月 2 日所宣布的無任何差別。縱使如此,美、英雙方仍就車輛、飛機、鋼、鋁還有牛肉進出口進行談判,並取得了些進展。
英國的進口汽車稅率從原本的 27.5% 降至 10%,且英國公司可以 0%關稅向美國出口飛機零件;作為回報,據《彭博社》報導,英國將向美國購置 30架波音 787 夢幻客機。此外,鐵跟鋁的關稅將被取消,最後就牛肉等農產品,雙方都可享有零關稅的待遇。雙方隨後皆共同聲明表示,相關細節還有待討論。
不過,金融諮詢公司 RSM 的首席經濟學家布魯蘇埃拉斯(Joe Brusuelas)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細節有待討論的貿易協議≤,不能被稱作是貿易協議,且此舉並無法消除貿易戰所導致的不確定性。」
然而,單看川普在自己的社群《真實社交》(Truth Social)上的言論,會令人覺得他彷彿剛得了諾貝爾獎。他表示,「今天是個重要且令人振奮的一天。」對此,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則稱其是「歷史性的一天」,縱使他在最後一刻才透過「電訪」川普的辦公室得知。
美股最終也因「投資人飢渴地探尋川普可能緩和關稅戰的跡象,並樂觀地接受白宮的樂觀」而上漲。然而,美國企業仍舊因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戰而感到頭痛;畢竟相比英國,中國才是美國第三大的貿易夥伴。針對本週末於瑞士日內瓦舉行的美中貿易談判,美國財長貝森特也僅(Scott Bessent)表示希望能夠「緩和緊張氣氛」。
最後,CNN 強調,在美英貿易協議簽訂後,全球經濟只有細微變動,且美國仍擁有 22% 的有效關稅率,這是百年以來最高。澳洲經濟學家沃爾夫斯(Justin Wolfers)則說:「10%全面關稅取消可能無望,貿易戰也還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