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7 日凌晨發起名為「辛杜爾」的軍事行動,向巴基斯坦境內多處地點發射飛彈。印度行動過後向多個國家通報戰況,包括美國、俄羅斯、英國、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但唯獨沒有通知中國。這一細節耐人尋味,折射出中印關係的複雜性以及印度在外交和軍事上的策略考量。
根據《又看風雲起》今(9)日的報導,近年來中印關係因邊界問題和地緣政治競爭而陷入緊張,2020 年的加勒萬河谷衝突讓兩國關係跌至谷底。雖然之後有所緩和,但雙方信任仍然不足。
而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加劇印度警惕。巴基斯坦軍隊裝備大量中國產武器,這在地區衝突中對印度構成了威脅,也是印度此次行動後未向中國通報的原因之一。
除了軍事威脅外,印度還考慮了其他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戰略考量,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密切關係讓印度對中國存在戒心,尤其是在印度一定損失的情況下,通報中國可能被視為「示弱」。
第二個因素是情緒因素,印度國內部分輿論對中國抱持敵視態度,這可能影響了政府的決策。

第三個因素是保密需求。印度可能擔心通報中國會導致軍事行動的細節被巴基斯坦所掌握。
印度此次行動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普遍擔憂。中國外交部對印度的行動表示遺憾,並呼籲雙方保持克制。美國總統川普在聽聞印度行動後,用「shame」一詞表達態度,既有「遺憾」的意思,也可能帶有「不贊同」含義。俄羅斯外交部則明確希望,雙方通過政治手段和平解決問題。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指出,當今世界已經承受不起印巴之間的軍事對抗,呼籲雙方保持冷靜。這一表態反映了國際社會對南亞局勢的關切,尤其是對核武器國家之間衝突的擔憂。

印度 7 日凌晨突然對巴基斯坦發起名為「辛杜爾」的軍事行動。 圖:翻攝自 Lotus X 帳號

印度 7 日凌晨突然對巴基斯坦發起名為「辛杜爾」的軍事行動。 圖:翻攝自 Lotus X 帳號